解讀《關于櫻花多酚等11種“三新食品”的公告》(2025年第3號)


(一)櫻花多酚
櫻花多酚是以薔薇科李屬植物日本晚櫻(Prunusserrulata var.lannesiana (Carrière)Makino)的花為原料,經乙醇提取、過濾、濃縮、干燥、粉碎等工藝制成。日本晚櫻原產于日本,在當地具有一定的食用歷史,目前在我國華北和華南等地區廣泛種植。櫻花多酚主要成分為蛋白質和多酚類物質(其中總多酚含量≥12g/100g),且含有維生素、粗多糖等物質,其推薦食用量≤350毫克/天(以總多酚含量12g/100g計,超過該含量的按照實際含量折算)。當攝入添加含其他多酚類物質的原料時,應該注意每日攝入總量。鑒于櫻花多酚在嬰幼兒、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人群中的食用安全性資料不足,從風險預防原則考慮,上述人群不宜食用。該原料的食品安全指標按照公告規定執行。
(二)黑麥花粉
黑麥花粉是以禾本科黑麥屬植物黑麥(Secale Cereale L.)的花粉為原料,經采收、干燥、粉碎、過篩等工藝制成。黑麥原產于中亞及地中海等地區,在歐洲被廣泛種植。黑麥花粉主要成分為碳水化合物(以膳食纖維為主),且含有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等營養成分,其推薦食用量為≤1.5克/天。國家衛生健康委2023年第3號公告已經批準黑麥花粉為新食品原料。基于行業發展需求和新數據論證,現將原公告中膳食纖維的含量要求修訂為≥30g/100g并重新公告。鑒于黑麥花粉在嬰幼兒、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人群中的食用安全性資料不足,從風險預防原則考慮,上述人群不宜食用,且花粉過敏者也不宜食用。該原料的食品安全指標按照公告規定執行。在日本和韓國,花粉作為一種食物類別,不限定其基源植物,黑麥花粉可作為食品食用。在美國,黑麥花粉可作為食品原料進行銷售。
二、食品添加劑新品種解讀材料
(一)過氧化物酶
本次公告的過氧化物酶來源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作為食品工業用酶制劑新品種,主要用于催化反應底物的氧化,如在乳酪乳清的脫色工藝中使用。經安全性評估,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規定的食品工業用加工助劑使用原則,可安全用于食品生產加工過程,其質量規格執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 食品工業用酶制劑》(GB 1886.174)。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加拿大衛生部等允許其作為食品工業用酶制劑使用。
(二)木聚糖酶
木聚糖酶作為食品工業用酶制劑已列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本次公告的木聚糖酶是新生產菌來源的食品工業用酶制劑新品種,主要用于催化木聚糖的水解,如在面包加工工藝中使用。經安全性評估,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規定的食品工業用加工助劑使用原則,該酶可安全用于食品生產加工,其質量規格執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 食品工業用酶制劑》(GB 1886.174)。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法國食品安全局、丹麥獸醫和食品局等允許木聚糖酶作為食品工業用酶制劑使用。
(三)氧化鎂
氧化鎂作為食品工業用加工助劑已列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本次公告擴大氧化鎂使用范圍,作為固化劑用于經表面處理的鮮水果(僅限柑橘類)(食品類別04.01.01.02),固化柑橘果皮中的果膠,提高果膠凝膠強度。經安全性評估,氧化鎂可以安全用于經表面處理的鮮水果(僅限柑橘類)(食品類別04.01.01.02),其質量規格執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 氧化鎂》(GB 1886.216)。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評估,對氧化鎂的每日允許攝入量“不作具體規定”,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歐盟委員會允許其作為固化劑用于食品。
(四)過氧化氫
過氧化氫作為食品工業用加工助劑已列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作為脫硫劑、脫色劑、去碘劑用于淀粉糖和淀粉加工、油脂加工、海藻加工等生產工藝。本次公告擴大過氧化氫使用范圍,作為脫硫劑用于酵母衍生制品加工工藝,發揮脫硫作用。經安全性評估,過氧化氫在酵母衍生制品加工工藝中可以安全使用,其質量規格執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 過氧化氫》(GB 22216)。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評估,對過氧化氫的每日允許攝入量“不作具體規定”,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歐盟委員會、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食品標準局等允許其作為脫硫劑用于食品。
(五)2’-巖藻糖基乳糖
2’-巖藻糖基乳糖作為食品營養強化劑已列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23年第8號及相關公告,允許用于調制乳粉(僅限兒童用乳粉)、嬰幼兒配方食品、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以及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本次公告擴大2’-巖藻糖基乳糖使用范圍用于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食品類別13.02.01),嬰幼兒罐裝輔助食品(食品類別13.02.02)。2’-巖藻糖基乳糖是母乳中一種主要的母乳低聚糖,用作食品營養強化劑。經安全性評估,2’-巖藻糖基乳糖在所申報食品類別中可以安全使用,其質量規格按照公告的相關要求執行。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歐盟委員會、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食品標準局等允許2’-巖藻糖基乳糖用于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等食品類別。
(六)乳糖-N-新四糖
乳糖-N-新四糖作為食品營養強化劑已列入國家衛生健康委2023年第8號及相關公告,允許用于調制乳粉(僅限兒童用乳粉)、嬰幼兒配方食品、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以及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本次公告的乳糖-N-新四糖是新生產菌來源的營養強化劑新品種。乳糖-N-新四糖是母乳中一種主要的母乳低聚糖,用作食品營養強化劑。經安全性評估,該生產菌生產的乳糖-N-新四糖按照相關公告中使用范圍及用量可以安全使用,其質量規格按照公告的相關要求執行。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歐盟委員會、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食品標準局等允許乳糖-N-新四糖用于嬰幼兒配方食品等食品類別。
三、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解讀材料
(一)二十二酰胺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劑使用標準》(GB 9685-2016)已批準二十二酰胺可用于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等多種塑料材料及制品。本次公告將二十二酰胺使用范圍擴大至食品接觸用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和聚乳酸(PLA)塑料材料及制品。二十二酰胺作為滑爽劑和防黏劑用于PBT和PLA塑料材料及制品,可降低聚合物表面摩擦力或黏附力,起到滑爽和防黏的作用。經安全性評估,添加了二十二酰胺的PBT和PLA一次性使用塑料材料及制品在室溫灌裝(包括熱灌裝、巴氏殺菌或其他熱處理)后在室溫下長期貯存的情形下,所有人群均可安全使用。其他使用要求按照公告規定執行。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歐盟委員會和南方共同市場均允許該物質用于食品接觸用PBT和PLA塑料材料及制品。
(二)1,4-苯二甲酸與2-甲基-1,3-丙二醇和4,8-三環[5.2.1.02,7]癸烷二甲醇的聚合物
本次公告批準1,4-苯二甲酸與2-甲基-1,3-丙二醇和4,8-三環[5.2.1.02,7]癸烷二甲醇的聚合物作為食品接觸用樹脂新品種用于涂料及涂層。以該物質為原料生產的涂層具有較好的耐腐蝕性。經安全性評估,以該物質為原料生產的涂層在不高于131℃的情形下可安全使用。鑒于1,4-苯二甲酸與2-甲基-1,3-丙二醇和4,8-三環[5.2.1.02,7]癸烷二甲醇的聚合物用于嬰幼兒人群的安全性資料不足,從風險預防原則考慮,限制該類材料用于生產嬰幼兒專用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其他使用要求按照公告規定執行。歐洲委員會和南方共同市場均允許該物質用于食品接觸用涂料及涂層。
(三)1,3-苯二甲酸與1,4-苯二甲酸、鄰苯二甲酸酐、順丁烯二酸酐、1,2-丙二醇、1,2-乙二醇和二甘醇的聚合物與苯乙烯的共聚物
本次公告批準1,3-苯二甲酸與1,4-苯二甲酸、鄰苯二甲酸酐、順丁烯二酸酐、1,2-丙二醇、1,2-乙二醇和二甘醇的聚合物與苯乙烯的共聚物作為食品接觸用樹脂新品種用于不飽和聚酯樹脂(UP)塑料材料及制品。以該物質為原料生產的UP塑料材料及制品具有良好力學性能和耐酸性能。經安全性評估,以該物質為原料生產的UP塑料材料及制品在不高于70℃、所接觸食品的乙醇含量不超過20%且與食品接觸時S/V不超過2dm²/kg的情形下可安全使用。鑒于1,3-苯二甲酸與1,4-苯二甲酸、鄰苯二甲酸酐、順丁烯二酸酐、1,2-丙二醇、1,2-乙二醇和二甘醇的聚合物與苯乙烯的共聚物用于嬰幼兒人群的安全性資料不足,從風險預防原則考慮,限制該類材料用于生產嬰幼兒專用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其他使用要求按照公告規定執行。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歐盟委員會、日本厚生勞動省及瑞士聯邦食品安全和獸醫事務局均允許該物質用于食品接觸用不飽和聚酯樹脂(UP)塑料材料及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