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貿易百問 | 誰在歐盟農業談判中發揮重要作用?
時間:2025-02-14 08:56 來源:農業貿易促進微信號
歐盟是一個超國家政治實體,由于共同貿易政策、共同農業政策、共同漁業政策的實施,使歐盟在對外貿易談判中必須以一個聲音說話,其內部(與成員國之間)也需要一系列大量而復雜的協調過程。歐盟貿易政策決策最大的特點是其隱形機制——委員會制度,其中根據《阿姆斯特丹條約》133條所建立的“133委員會”和“農業特別委員會”在農業談判中起著關鍵作用。此外,歐洲民眾的政治參與程度高,民間團體組織有力,社會力量在農業談判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01
歐盟貿易談判參與者都有誰?
談判之“腦”——歐盟理事會(又稱部長理事會,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
歐盟理事會擁有談判議事日程的設定、授權談判、發布談判指示、授權簽署并締結協定等權力。在其內部流程上,由歐盟理事會的專門機構“133委員會”先對相關談判提案進行整理,吸收并協調各成員國立場后,提交歐盟理事會討論或通過。
談判之“手”——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
歐盟委員會負責落實歐盟理事會決策,具體執行對外貿易談判工作。歐盟貿易委員擔任歐盟貿易談判代表,農業委員擔任農業談判代表,農業和農村發展總司下屬的國際一司為歐盟農業談判的具體執行部門。歐盟委員會下設常駐日內瓦國際組織代表團,作為歐盟參與WTO事務的外交機構。談判期間,歐盟委員會必須貫徹歐盟理事會發出的談判指示,談判工作必須在“133委員會”的咨詢指導下進行,同時農業談判也接受“農業特別委員會”監督。
談判之“眼”——貿易政策評估
歐盟不僅注重其貿易政策的內部評估,還經常開展第三方評估,貿易政策影響評估制度已成為歐盟貿易談判的重要部分,獨立的評估機構對可能受到貿易協定影響的各方進行廣泛調查,評估就業、收入、社會公平、環境和資源等方面影響,并給出談判方向和政策建議。例如,在農業談判中,歐盟通常會委托第三方評估不同談判情況下各國主要作物所受影響和沖擊,根據評估結果有針對性地指導談判。
02
運轉的中樞——委員會制度
歐盟是主權國家構成的共同體,成員國的意志是形成決策的重要基礎。歐盟理事會下設的各類委員會參與歐盟決策并監督實施,委員會制度成為歐盟制定和實施政策的關鍵。目前,歐盟有大約1500個委員會和若干專家組,活躍于立法、審批和實施的各個階段。貿易政策和農業政策的決策過程中也有眾多的專業委員會參與,如“133委員會”和“農業特別委員會”。而對貿易談判影響最重要的是“133委員會”,其主要角色包括:
歐盟貿易政策的策源地
“133委員會”可以就涉及共同貿易政策的所有事務向歐盟理事會和歐盟委員會提供咨詢。歐盟委員會在推出一項貿易提案之前,往往會通過“133委員會”試探各成員國態度,各成員國會利用這一過程加入自己的意見,從而形成最終提案。
歐盟貿易政策的代理人
由于“133委員會”的組成人員為各成員國資深貿易官員,實際上代表了各成員國關于貿易政策的意志和立場,部長們通常不會對他們的意見持有異議。如“133委員會”就某項議題達成一致,就列入“A類”議事日程,歐盟理事會的部長們無需討論即可通過;產生分歧難以調和再由部長們加以討論。
歐盟貿易談判的監視器
“133委員會”協助歐盟理事會監督共同貿易政策的實施,包括所有的對外貿易與關稅談判。歐盟委員會具體執行談判任務的各部門在對外貿易談判時,須與“133委員會”咨詢、磋商,執行其意見。
此外,由于農業談判結果直接關乎歐盟共同農業政策,負責共同農業政策事務的“農業特別委員會”在農業談判決策中也起著關鍵作用。“農業特別委員會”同樣能直接提交相關事項給歐盟理事會決策,其下設農業結構和農村發展、農產品促銷、畜產品、耕作作物、對外漁業等工作組,其中農業高級別工作組由各成員國農業副部長構成,在相關事務的決策中有重要話語權。同時,“農業特別委員會”對于農產品談判也發揮著重要的監視作用。
03
主要工作方式——磋商機制
歐盟是一個參與角色眾多、決策鏈條復雜的實體,其工作最大的特征是成員國政府之間各種形式的密集磋商。歐盟委員會、歐盟理事會以及負責貿易政策的“133委員會”和負責共同農業政策的“農業特別委員會”都分別有一套磋商制度。各成員國官員通過各類會議進行密集磋商,例如,“133委員會”中各成員國高級代表每月在布魯塞爾舉行一次會議,工作層每周磋商一次;“農業特別委員會”中各成員國農業部門資深官員每周召開一次會議。
此外,歐盟與利益團體之間也有廣泛的磋商渠道。根據歐盟的相關規定,歐盟機構與利益團體之間的互動渠道,主要有歐洲議會、歐洲經濟社會理事會和歐洲地區理事會以及其他非官方的直接接觸。歐盟對這些互動設有一般原則和最低標準。這些磋商機制在歐盟貿易政策的形成過程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