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正如火如荼進行,海南迎來“消博時間”。本屆消博會總面積達到12萬平方米,較上屆增加20%,共有來自65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3300個消費精品品牌參展。
此前兩屆消博會的成功舉辦,進一步點燃了外企的參與熱情。來自法國、德國、日本、韓國、新加坡、越南、印尼、捷克、泰國等35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名境外采購商在現場奔忙,洽談采購。
《國際金融報》記者也奔赴現場,帶大家直擊這場外貿盛會——
首屆消博會舉辦以來,韓國企業參展溢出效應不斷擴大。
今年是韓國國家館連續第三年參加消博會,韓國25家企業攜141個品牌如約而至,參展面積369平方米,涵蓋服飾箱包、香化、保健品、家居日用、廚用電器、體育用品等消費領域。
參展企業更多、展品更豐富、活動更多元,彰顯了韓國展商對中國市場與消費環境的信心,更是韓企對“海南紅利”看重的又一例證。
周秭沫/攝
“大家都知道‘海南紅利’”
本次消博會韓國展館由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Korea Trade-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y,簡稱“KOTRA”)組織籌辦。據悉,這已經是KOTRA第三次組織韓國展團參展消博會,本次該機構組織了18家韓國優秀消費品企業參展,展品主要是中國消費者比較喜歡的韓國化妝品、紅參、榨汁機、廚房用品、箱包、生活用品等。
在現場,KOTRA廣州辦事處館長金柱澈接受了《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據介紹,KOTRA韓國貿易館準備了三項活動,分別是韓國企業館、韓國宣傳館和韓國-中國華南合作論壇。
金柱澈表示,KOTRA參加第一屆消博會時,只運營了韓國企業館。第二屆時,為了紀念韓中建交30周年,追加舉辦了韓國宣傳館和合作論壇。本屆消博會,韓國展館呈現的內容更加豐富多樣,去年參加的8家企業,今年也相繼參加。
“前兩年的現場反應非常好,所以今年我們活動數量增加到3個。首先,韓國企業館由18家公司組成,包括化妝品在內的美容領域的7家公司,韓國代表性健康食品紅參在內的3家健康功能食品公司,還有美容醫療器械、廚房用品、包、時尚、生活用品公司等,企業數量雖與去年相同,但是產品品種比去年更具多樣性。韓國宣傳館,去年由KOTRA-韓國觀光公社這兩個政府機關合作運營,今年還新增了韓國設計振興院。”金柱澈說。
“海南紅利”也是許多參展韓企所看中的。金柱澈認為,如果說消博會是一個面向中國一般消費品市場或攻略海外市場的展會,那么這個展會可能會在北上廣召開。但之所以在海南,是因為海南省借助離島免稅政策,已成為中國免稅經濟的中心。
金柱澈認為,與其他大型國際展會相比,消費品展覽會最大的特點是在中國快速增長的免稅經濟中尋找機遇,是直接開拓中國離島免稅市場的最有效平臺。所以,在消費品博覽會上與市民、消費者以及普通流通企業、貿易企業見面固然重要,但韓企最大的期待是能夠有機會與經營離島免稅店的6家免稅企業的采購負責人見面。
“2021年,海南離島免稅銷售額為601.7億元(約合88億美元),同比增長83%,2022年達到了800億元(約合116億美元)的規模。此外,去年10月,世界最大規模(28萬平方米)的實體免稅店海口國際免稅城開業了。經營離島免稅店的中免集團等6家企業都在關注著消博會的參展企業。只有在消費品博覽會這個平臺上才能找到打開如此巨大的中國免稅市場的機會。這就是消費品展覽會區別于其他國際展覽會的競爭力。”金柱澈評價道。
看好中韓未來發展前景
金柱澈表示,自己在目前的崗位上已經履職1年9個月了,這期間,雖然有新冠疫情、供應鏈、出差限制等影響,但是中韓的合作依舊穩定推進,為了韓國和海南省的合作以及韓國企業開拓中國免稅市場,KOTRA連續三年參加消博會。
“2021年第一屆消博會是當時的館長參加,2021年8月份我上任后,2022年的第二屆和2023年的第三屆都擴大了貿易館在展會內的規模,還增加了國家宣傳館和合作論壇這兩個活動,同時也升級了展覽內容。我認為通過這些,可以說是奠定了韓國與海南省的經濟交流、韓中兩國企業合作的基礎。”金柱澈說。
去年正值韓中建交30周年,KOTRA積極參與了中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重點事業,為兩國間的政府合作和企業合作做出了貢獻。2022年9月初,受中國政府的邀請,韓國還以“主賓國”的身份組成韓國館參加了廈門國際投資貿易博覽會(CIFIT)。
金柱澈稱,在任期內,自己將繼續努力加強韓國與廣東、廣西、海南等地的經濟合作,擴大雙邊企業合作。
同時,金柱澈看好2023年的復蘇前景。
疫情期間,在中國的韓國企業也經歷了很大的困難。“熬過那個困難時期的企業都是具有競爭力的,可以說是了不起的企業。它們期待著后疫情時代2023年中國經濟的恢復。特別是中國國民旅行和消費心理可以得到恢復,這是那些在華韓企重振旗鼓的機會。”金柱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