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黃淮海夏播玉米生產指導意見
時間:2025-05-22 15:43 來源:全國農技推廣網 原文:
當前,正值黃淮海夏播玉米備播的關鍵時期。據氣象預測,6月份山東、河南、江蘇、安徽北部等地降水偏多,墑情較好,總體有利于夏玉米生產。為加強關鍵技術落實,推進大面積單產提升,針對玉米生產形勢和實際問題,黃淮海地區要以“優選良種、精量播種、合理增密、肥水高效、綠色防控、適時晚收”為重點,確保一播保全苗、種在豐產期,夯實夏播作物高產基礎。



(一)科學選種,合理增密。綜合光熱資源、土壤肥力、茬口銜接、灌排條件等因素,選用熟期適宜、高產穩產、耐密抗倒、多抗廣適、適宜機收的品種。一般大田選擇耐高溫穩產宜機收的中早熟品種,黃淮海南部地區盡量選擇高抗銹病的中晚熟品種,應用密植滴灌技術的地塊選擇高產耐密抗倒的中穗型品種。根據品種特征特性和當地資源條件、管理水平等,合理增加種植密度,一般大田可畝精量播種4500—4800粒,密植滴灌地塊5000—5500粒,高產攻關田5500—6000粒。
(二)適期播種,搶時早播。春爭日、夏爭時,夏玉米應在適宜播期內搶時盡量早播。前茬收獲后搶時播種,黃淮海中南部爭取6月15日前、黃淮海北部6月20日前完成播種。因上茬收獲延期、天氣原因等無法適期播種的,可適當延期播種。延期播種一般不晚于6月底,并根據情況調整種植品種,改種生育期較短的中早熟或早熟品種,同時做好苗期田間管理,促進早生快發。
(三)單粒精播,精細作業。高質量播種是打好群體基礎的關鍵,鼓勵單粒精播、精細作業、及時灌溉,保障苗齊苗勻。單粒精播,優先選用發芽率93%以上、滿足單粒精量播種要求,有條件的推薦選用發芽率在95%以上的種子,播前根據當地病蟲害發生情況,進行包衣、拌種。精細作業,選擇多功能、高精度的單粒精播機械進行免耕貼茬播種、種肥異位同播,生產規模不大的地塊可采用勺輪式或指夾式播種機,規模較大的地塊提倡選用氣吸式或指夾式播種機,水肥一體化地塊可選用具備鋪滴灌帶功能的播種機。推薦選用具有北斗導航功能的拖拉機、帶有作業監測終端的高性能精量播種機,一次完成破茬開溝、播種、施肥、覆土、鎮壓作業。
(四)科學灌排,分類施肥。水分管理。玉米的需水特性是苗期怕澇,后期怕旱。墑情不足地塊,播后及時補澆“蒙頭水”,有滴灌條件的地塊滴水齊苗。黃淮海南部區域,玉米播后苗前要開好田間“三溝”降漬防澇,做到能灌能排,防止芽澇造成僵苗不發。開花期是玉米需水臨界期,如遇旱應及時灌溉。肥料運籌。普通大田可將30%的氮肥和全部磷鉀肥在播種時隨播種機施入,大喇叭口期施入60%的氮肥,花粒期施入10%的氮肥。密植滴灌地塊在施用種肥(純氮5公斤/畝,純磷5公斤/畝,純鉀3公斤/畝)的基礎上,按照玉米需肥規律,依次按照30%(化控后5—7天)、30%(大喇叭口期)、25%(吐絲期)和15%(吐絲后20天)的比例隨滴灌沖肥4次,共追施純氮15公斤/畝左右。
(五)加強監測,綜合防控。化學除草。播后苗前及時進行化學封閉除草,或在苗期(三葉一心至五葉期)選用適宜除草劑進行苗后除草。規范噴藥時機、方法和用量,避免重噴、漏噴和發生藥害。化控防倒。在玉米6—9展葉即拔節至小喇叭口期之間,可葉面噴施玉米專用生長調節劑控制基部節間伸長,具體用量參照使用說明。要求在無風無雨的上午10點前或下午4點后噴施,力求噴施均勻,不重噴、不漏噴。如遇干旱,酌情化控。病蟲防控。加強病蟲害動態監測和預報預警,重點防控玉米螟、棉鈴蟲、桃蛀螟、南方銹病、穗腐病,兼顧黏蟲、甜菜夜蛾、草地貪夜蛾、二點委夜蛾、薊馬、蚜蟲、褐斑病、小斑病、彎苞葉斑病、莖腐病等。苗期選擇抗病蟲品種和高質量包衣種子,預防地下害蟲、苗期病蟲及部分土傳種傳病害。生長中后期結合“一噴多促”加強生物和自然風險防控。
(六)適時晚收,機收減損。根據玉米成熟度適時進行機械收獲作業,適當晚收(籽粒乳線消失、基部黑層出現)。選擇與玉米種植行距、成熟期、適宜收獲方式對應的玉米收獲機,實現低損高效機械化收獲作業。視情況采取粒收或穗收,一般玉米籽粒含水率≥28%,應采取機械摘穗剝皮的收獲方式,若籽粒含水率≤28%,可利用玉米籽粒收獲機直接進行脫粒收獲。適宜收獲日期為10月上中旬,一般不遲于10月20日。收獲后及時晾曬或烘干儲藏。若遭遇陰雨天氣,要搶抓晴好天氣窗口及時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