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質標所在中科院一區期刊《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系統報道了儲量害蟲赤擬谷盜GNBP2抵抗病原菌感染的作用與機制
時間:2025-05-22 09:11 來源:山東省農業科學院 原文:
近日,質標所品質評價與控制創新團隊在中科院一區Top期刊《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IF=4.2)發表題目為“RNA interference-mediated silencing of GNBP2 reduces the immunity of stored pest Tribolium castaneum against bacteria”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系統報道了赤擬谷盜GNBP2基因抵抗病原菌感染的作用與機制。


全球性儲糧害蟲赤擬谷盜(Tribolium castaneum)是所有昆蟲中系統性RNA干擾(RNA interference, RNAi)最高效的昆蟲,因此,被用作測試RNAi生物農藥有效性的模式昆蟲。作為一種安全、綠色、高效且易降解的新型農藥,RNAi生物農藥是“十四五”期間優先發展的農藥品種。病蟲害高效性靶標基因的篩選及其相關調控機理成為RNAi生物農藥現階段亟需解決的科學問題。因此,我們從赤擬谷盜中鑒定出TcGNBP2,首先通過分子對接及ELISA實驗表明其作為模式識別受體(PRRs),能夠識別結合不同病原相關分子模式(PAMPs)。隨后,細菌結合以及細菌凝集實驗進一步探明重組表達的TcGNBP2能夠結合并凝集多種致病微生物。最后,通過RNAi沉默TcGNBP2導致抗菌肽(AMPs)表達和酚氧化酶原(proPO)活性降低,從而使幼蟲對大腸桿菌(E. coli)或金黃色葡萄球菌(S. aureus)的易感性增強,最終導致其存活率下降。該研究不僅揭示了TcGNBP2在赤擬谷盜抗菌免疫應答中的作用機制,為進一步開發新型、綠色RNAi生物殺蟲劑提供理論依據,對保障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亦具有重要意義。
質標所為該論文第一完成單位,品質評價與控制創新團隊畢京秀博士為第一作者,王玉濤研究員為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和院創新工程項目支持。(撰稿人:畢京秀 核稿人:劉賓)
論文鏈接:https://doi. org/10.1016/j.pestbp.2024.10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