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總局公布2024年知識產權執法十大典型案件 食品領域案例2起
時間:2025-04-30 08:04 來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2024年,市場監管總局部署開展了“守護知識產權”執法專項行動。全國市場監管部門立足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聚焦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重點商品、重點領域,嚴厲打擊商標、專利、地理標志侵權假冒違法行為,有力保護權利人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市場監管總局選取部分典型案件,現予以公布。食品領域案例2起,如下:


四、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查處上海吉許食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和個人侵犯“六和”注冊商標專用權系列案
2024年3月,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根據權利人舉報,聯合蘇州市場監管部門開展聯合執法行動,查獲侵權冷凍禽肉18噸、假冒包裝1500余只和多塊侵權印刷模板,涉案金額累計520余萬元。
經查,2023年11月至2024年3月,上海吉許食品有限公司與于某合謀,委托常州相關企業印制含有“
”(六和)商標的包裝箱,嗣后于某使用上述假冒包裝箱裝入低價單凍雞大胸等商品。吉許公司從于某處購入上述假冒產品10萬余箱并向唐某進行銷售。唐某再通過相關網絡平臺對外銷售。上述當事人涉案金額累計340余萬元。

另查明,上海諾平實業有限公司從蘇州某企業和上海固君包裝材料有限公司購進假冒“
”(六和)商標的包裝箱3萬余只,并使用上述假冒包裝箱裝入低價單凍雞大胸等商品,通過相關電商平臺對外銷售,涉案金額140余萬元。上海固君公司擅自制作、銷售上述假冒包裝箱共計23萬余只,涉案金額40余萬元。

上述5家企業和個人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的規定,因涉案金額較大,已涉嫌構成犯罪,辦案部門依法將相關案件移送公安機關處理。目前,上述當事人已被提起公訴。
七、湖北省襄陽市市場監管局查處沈某某團伙生產、銷售商標侵權“特供酒”案
2024年7月,湖北省襄陽市市場監管局接到群眾舉報,稱存在非法生產和銷售“特供酒”的窩點。該局迅速啟動調查程序,與公安部門建立聯合工作組,共同負責此案查辦工作。7月24日,聯合工作組經過周密部署展開突擊行動,對多個疑似生產及倉儲地點進行突擊檢查,成功搗毀2個主要生產窩點和10個倉儲窩點,同時摧毀3個制售假冒知名品牌酒類的犯罪團伙。執法人員查獲貼有“人民大會堂”“京西賓館”“北京軍區”“國務院機關”等“特供”字樣的茅臺酒,以及假冒茅臺、五糧液、國窖1573、白云邊等品牌成品酒,合計1000余件;制假原料基酒1000余公斤;灌裝設備、氣泵、拉鉚槍等生產工具5套以及包材21萬余個,涉案金額高達8000余萬元,銷售網絡涵蓋全國15個省市,抓捕犯罪嫌疑人26名。
涉案當事人沈某某團伙偽造并使用上述“特供”字樣的商標標識,誤導消費者認為是特定機構或場合定制的高端商品。實際上,這些所謂的“特供酒”只是普通的白酒,通過貼上虛假標簽后高價出售,假冒知名品牌白酒,嚴重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當事人的行為構成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等違法行為,因涉案貨值金額巨大,涉嫌構成犯罪,案件已移送司法機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