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車厘子“長期保鮮”、“反季水果”、“泡藥水”的傳言屬實嗎?
時間:2025-02-03 09:53 來源:杭州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微信號
近日,一則“狂炫三斤車厘子后進了ICU”的短視頻沖上各大平臺熱搜榜,引發(fā)大家的關(guān)注與討論。視頻中一位女士臉部浮腫、呼吸困難,醫(yī)生診斷結(jié)果竟為“藥物過敏”。無獨有偶,其他網(wǎng)民朋友亦接連反饋“食用大量車厘子后,出現(xiàn)了胃痛、腹瀉癥狀”。短短數(shù)日,脆甜多汁的車厘子跌落“神壇”,難道車厘子中真的添加了某種“科技與狠活”嗎?針對近期的焦點,發(fā)現(xiàn)大家的疑問主要存在于以下幾點:


為何能夠“長期保鮮”
車厘子漂洋過海遠渡國內(nèi)
二十五天左右
為何能夠保持鮮嫩不壞?
車厘子的保鮮手段相對成熟,能夠?qū)崿F(xiàn)長期保鮮其實是多種保鮮手段疊加作用的結(jié)果。
提前采摘:約7成熟時采摘,降低在儲運中因成熟度較高造成的腐壞。
冰水冷激:采摘后迅速浸入冰水,不僅能夠清潔表面、清除細菌霉菌、降低蟲害,還能降低果實呼吸速率,延長保鮮時間。
氣調(diào)處理:選擇具有乙烯分解功能的包裝袋,加入吸水紙,充入二氧化碳,降低氧氣濃度,抑制呼吸強度,促進車厘子進入“休眠”狀態(tài)。
冷鏈運輸:為降低運輸成本,多選擇海運且全程冷鏈來到中國。
到達國內(nèi)之后,如若打開包裝,保鮮手段被破壞,果實呼吸強度變強,可能數(shù)天之內(nèi)即會變軟、腐壞。
屬于“反季水果”嗎
車厘子一般于6月上市,屬于夏季節(jié)令水果,為何臨近年關(guān)卻達到了售賣高峰?國內(nèi)的車厘子多從智利等南半球國家進口,主產(chǎn)地與我國季節(jié)剛好相反,在我國冬季時,正值智利車厘子成熟上市期,不屬于反季水果。
是否會使用“保鮮劑”
車厘子表面為何會有白色痕跡,難道真的是泡了“藥水”?車厘子冰水清洗過程中會添加保鮮劑,能夠幫助抑制表面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延緩水分流失、降低新陳代謝,從而延長保質(zhì)期限。常用的保鮮劑包括維生素C、氯化鈣等,多為食品級的無機鹽,毒性低、殘留少,且易溶于水,按照規(guī)定的劑量使用,對人體健康無害。在食用車厘子前,采用清水或鹽水多次清洗,可以去除表面的保鮮劑。
真的會導致中毒嗎
有媒體報道有人“吃車厘子太多進急診室”,疑似出現(xiàn)中毒癥狀,到底是怎么回事?“吃車厘子太多會中毒”有兩種說法,“鐵中毒”和“氰化物中毒”,但事實上,這兩種情況并不成立。車厘子中確實含有鐵和促鐵吸收的維生素C,但鐵含量約為0.3 mg/100g,遠低于肝臟、血制品等富鐵食物。按照體重為60公斤的成人計算,當日至少攝入幾百公斤車厘子,一次性鐵攝入量超過20 mg/kg bw,才有可能出現(xiàn)鐵中毒癥狀。至于車厘子中的“氰化物”,通常以氰苷形式存在于果核中,而果肉不含。大家日常食用時,注意不要咬破果核。
怎么食用更健康
車厘子確實不宜大量食用,否則易引起消化不良。醫(yī)生表示,車厘子富含纖維素等物質(zhì),不易消化,一次性吃太多,容易出現(xiàn)上吐下瀉類似腸胃炎的癥狀,脾胃虛弱的人群尤甚。此外,如果食用了不新鮮、已霉變的車厘子,也很有可能會出現(xiàn)急性腸胃炎的癥狀。因此,大家在購買后注意低溫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