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舌尖“安全線” 守護校園“好食光”——宜春市多方發力推進“放心用餐”勾勒校園食品安全“新圖景”
時間:2025-01-08 13:09 來源: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學生用餐安全事關學生群體身體健康,關系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穩定,是一項責任重大、意義重大的民生實事。2024年以來,宜春市市場監管局聚焦確保校園食品安全責任落實、確保食材原材料可溯源、確保餐飲具清潔衛生、確保從業人員有效管理和規范操作“四個確保”目標,全力推動從高位推進、靶向施策、協同協作、落實責任等方面入手,扛穩市場監管職責,切實保障在校師生飲食安全,全市未發生較大及以上涉校食品安全事故,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效。截止目前,學生“放心用餐”工程已覆蓋市直中小學校、高校和三縣四區20余萬師生。該項工作獲得江西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馬森述,省政府黨組成員、副省長孫洪山等領導的充分肯定;2024年11月19日至20日,全省“校園餐”專項整治現場會在宜春市召開。


高位推進 推動層層落實落地
宜春市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學生“放心用餐”工作。2024年1月,在宜春市五屆人大五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學校學生“放心用餐”工程入選宜春市人民政府2024年度重大民生實事項目;2024年2月,宜春市人民政府研究并通過《宜春市學校學生“放心用餐”工程實施方案》;2024年3月,宜春市委將學校學生“放心用餐”制度改革確定為市委書記領銜項目,一體推進校園用餐工程體系建設;2024年5月,宜春市委深改委出臺《宜春市探索學校學生“放心用餐”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在經營、管理、監督等方面積極探索改革,著力構建規范、安全、高效的學生“放心用餐”制度,保障食品安全,促進營養健康。
宜春市食藥安委將校園食品安全排查整治、糧食質量安全等作為整治重點納入年度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宜春市市場監管局把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整治作為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來抓,主要負責人多次主持召開局黨組會、專題會研究部署學生“放心用餐”相關工作,駐局紀檢監察組組長、市局分管副局長經常性會商調度推動,切實扛起保障學校食品安全的政治責任。
全市將校園食品安全當成“頭號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隊督導校園食品安全“兩個責任”機制落實情況,多次指示突出抓好校園食品安全工作,保障廣大師生“舌尖上的安全”;市政府將校園食品安全工作確定為政府重點工作任務并跟蹤落實;市政府專題研究校園食品安全工作,市“四大家”主要領導、市委副書記、分管副市長多次開展現場調研……
靶向施策 構建立體化防護體系
“校園食品安全量大面廣、經營形式多樣、責任主體多元,具有高度復雜性、敏感性和艱巨性。”宜春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歐陽琨介紹,該局分類施策突破,強化監管、抽檢、執法三位一體,嚴格閉環監管,構建校園食品安全立體化防護體系。
嚴把食材入園關。該局指導“放心用餐”承包經營企業,嚴格落實食材采購索證索票和食品留樣制度,探索建立“食材二次快檢”制度,在食材分揀配送中心倉設置駐點檢測點,將禽蛋、蔬菜、水產、冰鮮、干調、家禽家畜入庫分揀配送并進行二次檢測,豬肉送倉二次檢測,對食材品質再“把關”,對檢測出的不合格食品進行追溯處理。并組織市、縣(區)、鄉鎮(街道)三級市場監管部門集中對校園食堂大宗食材、餐飲具、食用農產品等開展全覆蓋抽檢,對全市1290家學校及周邊單位實施專項抽檢監測,對不合格批次問題全部依法處置。
提質硬件不足關。該局針對學校食堂布局不合理、“三防”(防蠅、防塵、防鼠)設施不到位、清洗消毒保潔設施不全等問題,推動學校食堂提質改造。目前,全市共投入1522.7萬元改建、擴建學校食堂180家,完善配備“三防”、清洗消毒、冷藏存儲設施設備968臺(套),學校食品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
嚴把餐飲具安全關。該局組織全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行業協會及專家開展風險研判,會同市教體局、市衛健委進行會商,召開餐飲具抽檢監測風險預警交流會,督促學校改善清洗消毒保潔設施,規范從業人員操作,確保餐飲具清潔衛生。
把好食育教育關。該局指導學校加強食堂文化建設,利用宣傳欄、宣傳海報、標語橫幅等形式,加強勤儉節約、文明餐桌、衛生健康等宣傳教育,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推動將食育教育納入學校教育重要內容,積極開發特色教育課程,結合傳統節慶日等契機,通過主題班會、食育課堂、美食制作、勞動實踐等形式,加強學生食品安全、營養健康、傳統文化等教育,促進學生提高“食”的知識,傳播“食”的文化,增強“食”的技能。目前,全市共打造食育試點學校12所、培育食育工作者187名、發展食品安全科技志愿者1868名、開展食育科普進校園活動103次。
協同協作 建立共治共管新格局
“以前總擔心孩子在學校吃不好,今天參觀后才知道,學校食堂在食品安全和營養搭配方面做了這么多工作,作為家長非常放心。”2024年 12月27日,主動要求陪餐的宜春市袁州學校學生家長李先生對食堂飯菜的安全和營養贊不絕口。
當天,李先生等家長代表們在食堂負責人的帶領下,仔細查看食堂公示牌,了解互聯網+明廚亮灶系統,認真參觀食堂庫房、切配間、烹飪間、洗消間、配餐間、留樣區等區域,詳細了解食堂從食材采購、儲存、加工、烹飪、打餐、清洗消毒、食物留樣等各個環節的操作流程。這是宜春市校園食堂安全共治共管的一個縮影。
網上曬餐審查,加強社會監督。該局推動在用好“互聯網+明廚亮灶”監管平臺的基礎上,督促學校將學生用餐納入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每日將菜品圖片、名稱、配比、價格等信息上傳至平臺向全社會公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并配合教育主管部門定期對學校“曬餐”情況進行審查,發現問題及時通報整改,對于“曬餐”與實際情況不符等問題線索,移交相關部門依法依規嚴肅查處。
設立家長義務監督員,加強家長監督。該局鼓勵學校設立食品安全家長義務監督員,定期邀請家長代表到學校食堂陪餐用餐,監督飯菜質量、衛生營養和價格。要求學校建立完善信息公示制度,實行原材料采購價格日公示、帶量食譜周公示、收支結算月公示、經營情況年公示“四公示”,自覺接受家長監督。并定期邀請家長參與學校食堂滿意度測評,公開公示測評結果。目前,全市中小學校共有家長義務監督員8000余人,有效避免了學校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問題,進一步壓實了學校和經營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意識。
落實責任 確保落實落細落具體
校園食品安全是涉及千家萬戶的民心工程,也是需要標本兼治的系統工程。宜春市市場監管局推動建立完善各項規章制度,補齊學生“放心用餐”短板漏洞,切實落實“四方責任”。
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把全市學校納入食品安全包保督導范圍,63家A級食堂由22名市領導包保,其余主體按照用餐人數,分別由縣、鄉、村干部包保,把學校食堂列為風險較高主體,包保干部一年現場督導2次以上。
落實行業管理責任。該局聯合市教體局、市衛健委等相關部門開展“星級學校食堂”評選,每學期開展學校食堂評估,實行動態管理,對連續評選排名倒數的約談學校相關負責人。
落實部門監管責任。完善食堂“全鏈條”“一站式”數字化監管平臺,運用AI智能管理技術,對食材采購、加工、配送、清洗、消毒、留樣、餐余垃圾處理等關鍵環節進行24小時巡檢預警,目前,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共開展校園食品抽檢2837批次,實行“放心用餐”工程管理的學校食材抽檢合格率為100%。
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出臺“放心用餐”工程監督管理實施辦法,指導學校食堂建立健全人員操作、環境衛生、用餐管理、應急處置等各項管理制度,落實全方位、全過程制度化管理;出臺宜春市中小學校外配餐管理辦法,對企業配送餐行為進行規范;學校食堂實行食品安全“雙總監”負責制,共同抓好食品安全日常管理,嚴格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制度。
歐陽琨表示,宜春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將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繼續加大監管力度,縱深推進校園食品安全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再排查工作,壓緊壓實學校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確保廣大師生吃得安心、吃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