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東麗區五項舉措推動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落實落細
中國食品安全網訊(魏梓濠 記者靳華)自2022年10月以來,天津市東麗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嚴格按照國務院食安委、市場監管總局和天津市關于落實食品安全企業主體責任和屬地管理責任的有關部署,采取有效舉措推動區域食品安全整體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高位推動統籌安排。東麗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區委主要負責同志主持會議聽取食品安全工作匯報,將食品安全內容寫入區委常委會工作報告。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政府工作報告和民心工程項目。區政府分管負責同志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區域食品安全工作,帶隊深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進行調研檢查。由區領導帶頭包保為學校配餐的企業,認真履行督導職責,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同時,注重開展工作的統籌協調和組織安排,區食藥安辦及時傳達上級相關要求,安排部署具體工作任務,累計召開各類會議22次,制發文件通知、工作提示30余份。
培訓指導有的放矢。東麗區在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中始終堅持培訓先導,持續開展分層分級業務培訓指導,組織街道(園區)工作人員、包保干部、監管干部開展“面對面”集中宣貫培訓20余次,并錄制相關培訓視頻。區食藥安辦工作人員深入基層一線“手把手”開展“平臺”操作現場教學,及時培訓新履職的工作人員和包保干部。同時,將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內容納入區委黨校培訓課程,舉辦專題培訓班,培訓相關部門和街道(園區)處級領導干部60人。
屬地責任持續落實。區食藥安辦組織相關部門和各街道(園區)對轄區內的各類食品生產經營主體開展全覆蓋摸底復核,制定生產經營主體信息和包保干部信息調整機制,確保“平臺”數據動態更新,明確每名包保干部的責任清單和任務清單,做到應包盡包。采取召開調度會議、微信提醒、電話一對一交流等形式,對街道(園區)工作人員、各級包保干部進行實時業務指導,組織協調包保干部做到應督盡督。通過制發《東麗區包保工作手冊》的方式規范督導工作流程。制作督導工作身份卡,確保包保干部持“證”上崗。設計“包保信息公示”貼紙,由包保干部在初次督導時張貼在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欄上,做到屬地管理責任落實到人,面向社會公示。
主體責任落細見效。東麗區相關部門組織轄區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校園食堂、集中交易市場等主體依規配備食品安全員,重點督促其中119家規定范圍內的主體配備食品安全總監。2024年以來,組織相關主體開展專題培訓3次,圍繞如何有效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機制,結合自身實際制定落實相應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總監職責和食品安全員守則等內容開展講解。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深入企業開展一對一幫扶,指導轄區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結合自身特點,完善《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清單》和《每日食品安全檢查記錄》。監管部門在幫扶指導的同時持續加強督促檢查,共檢查各類主體1956家次,發現相關問題11個次,均已整改完畢。
輿論宣傳正面引導。通過微信公眾號“食安東麗”等媒體平臺發布相關信息48期,推動各方加深對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的認知了解,著力構建社會共治氛圍。同時,區食藥安辦建立轄區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簡報機制,收集整理相關工作動態,加強經驗做法交流,累計編發80期。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東麗區將從三個方向持續發力,持之以恒、久久為功。
提高認識站位,加大培訓力度。通過常態化教育培訓,督促監管干部、包保干部和食品行業從業人員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意義,以“時時放心不下”的清醒和如履薄冰的警覺,全面推動“兩個責任”落地見效。
壓緊屬地責任,推動減負提質。持續做好各類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和包保干部信息數據的動態更新,進一步優化相關工作機制,在切實為基層減負的同時提升督導履職工作質量。
壓實主體責任,強化工作落實。深入開展監督檢查工作,督促指導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做好食品安全總監和食品安全員的全覆蓋培訓考核,持續提升企業內部管理水平和預防化解風險隱患的能力,確保食品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