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從醫院了解到,患者身體情況已經穩定。專家分析指出,此類情況大多發生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當中,免疫力正常的人發生的可能性非常小。

截圖來自中疾控周報
同時感染奧密克戎兩個亞型
該病例患者在2022年12月23日報告食欲不佳,12月29日新冠感染檢測呈陽性。2023年1月4日,患者出現寒戰和發燒(體溫38.9℃),并伴有咳嗽癥狀,住進云陽縣中醫醫院但未明顯好轉,1月5日出院。1月6日,該患者住進重慶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傳染病科。從1月6日到2月12日,8次核酸檢測呈陽性。
研究人員于2023年1月28日和2月7日從患者身上采集了上呼吸道樣本,分別命名為YB20230158和YB20230202,這兩個樣本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分支,不同于奧密克戎亞變體BA.5.2.48和BF.7.14。突變位點分析顯示,兩個樣本都含有奧密克戎亞變體BA.5.2.48和BF.7.14的特異性定義位點,患者同時感染了奧密克戎亞變體BA.5.2.48和BF.7.14。
3月20日,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從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相關工作人員口中獲悉:“患者治療期間生命體征平穩。2月12日,患者體溫正常,癥狀明顯緩解,經醫生評估后予以辦理出院。后期隨訪中,其身體情況穩定。”
共同感染大多發生在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感染新冠病毒后,在一定時間內會獲得針對該毒株的免疫力,但并不代表不會再次感染其他毒株。”江蘇省人民醫院感染病科主任醫師李軍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采訪時表示,“但是,這種情況大多發生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當中,如腫瘤患者。臨床上發現這類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病毒持續時間長,甚至很難清除,如在這期間再接觸到其它毒株,就可能會發生共同感染。”
據周報信息顯示,在該病例患者是一名67歲的女性,被確認有惡性腫瘤病史,在過去6個月內接受過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和其他治療,但沒有其他基礎疾病、吸煙史或飲酒習慣,接種過兩針新冠疫苗。
報告稱,她的家人和鄰居在12月下旬被發現感染,這表明有潛在的接觸,而兩次住院期間可能接觸過其他感染新冠病毒的人。
李軍認為:“如果新冠病毒未發生顯著變異,免疫力正常的人群近期發生同一病毒不同毒株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小,除非是傳染源已經同時感染不同毒株,并且將兩種毒株再傳染給免疫力低下或者對新冠病毒無免疫力的人群。”
本文來自:2023-03-21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同時感染兩種奧密克戎毒株,這種感染概率有多高?》(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趙萌萌)
來源: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