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 僖 李亞男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以下簡稱“海關總署”)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2月份,我國包括TDI(甲苯二異氰酸酯)、BOPET(雙向拉伸聚酯薄膜)、制冷劑、鈦白粉等在內的多個化工品類出口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有效分流了國內供應過快增長的壓力。
緩解供應壓力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中國TDI出口7.76萬噸,較2024年同期大增87.74%。
山東卓創資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卓創資訊”)分析師吳燕妮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產能產量來看,今年第一季度,國內TDI裝置運行穩定性較好,季度產出預計將創歷史新高,接近37萬噸。
“對于TDI出口來說,今年以來雖然經歷了春節長假,但春節前工廠出口接單就保持在高水平。2月份由于節前積累的待發訂單較多,因此TDI出口量依然高達3.56萬噸,超出市場預期。”吳燕妮說。
行業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國內TDI產能占全球總產能的48%,隨著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二期項目和新疆項目、科思創聚合物(中國)有限公司以及山東華魯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擴產、新建裝置的投產,2025年國內TDI總產能預計將突破200萬噸。
吳燕妮表示,今年以來中國TDI出口的強勢表現,有效分流了國內產量,預期出口增量還有持續性,第二季度或有效平衡國內總供需,且對價格有托底作用。同時,日本三井化學株式會社預計第二季度將關停部分產能,其他海外工廠也存在因成本過高而減產的預期,因此中國生產商將繼續保持出口積極性。
此外,出口的強勢表現也給國內鈦白粉價格帶來了支撐。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鈦白粉累計出口約190.17萬噸,同比增長15.84%,出口量再創新高。今年以來,我國鈦白粉出口表現依舊較好,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內市場的供應壓力。
山東魯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國鈦白粉出口存在持續增長預期,或能成為鈦白粉價格的主要支撐。
企業迎接紅利
與此同時,多個化工品類相關企業也緊抓海外需求向好或行業產品價格處于低位等機遇,加大排產力度。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1月份至2月份,主流制冷劑出口均價同比均有大幅增長。
業內普遍認為,旺盛的下游需求帶動了制冷劑價格的上行。隨著行業進入需求旺季,企業也在逐步提升生產負荷,行業整體產量持續提升。
上海證券發布研報稱,伴隨海內外市場對于家電產品需求的回升,空調排產持續增長,下游企業對制冷劑采購需求顯著提升,需求端對制冷劑價格支撐作用明顯。
中國BOPET行業則憑借近五年來的價格優勢,出口量出現顯著增長。卓創資訊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4年,中國BOPET出口量逐年增加,五年復合增長率達10%。
卓創資訊BOPET行業分析師閆巧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中國BOPET出口具備兩大優勢:一是企業生產能力強大,產品種類豐富,可快速響應客戶訂單需求并及時交付;二是其具備價格優勢。
江蘇雙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的定期報告顯示,公司正在積極加大海內外市場布局,通過擴大銷售渠道和建立更廣泛的客戶網絡積極應對市場挑戰,同時聚焦優化產品結構,持續增強市場競爭力,拓寬新材料業務。
閆巧玲表示,國際環境多變,中國BOPET企業應該把創新作為核心競爭力,通過技術創新、功能升級及品牌建設,實現從“成本優勢”向“系統競爭力”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