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沈右榮
為了解決同業競爭,淮河能源(600575.SH)繼續向大股東收購資產。
6月1日晚間,淮河能源發布公告稱,擬向公司控股股東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淮南礦業”)收購三家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權。
這是控股股東淮南礦業在兌現承諾。7年前,淮河能源向淮南礦業收購資產,淮南礦業承諾,將淮河能源作為淮南礦業下屬從事能源業務進入資本市場的資本運作平臺,將旗下能源業務資產注入上市公司。
不過,本次交易可能會構成重大資產重組,由于采用現金收購,將加劇淮河能源的財務壓力。截至今年一季度,淮河能源現有貨幣資金勉強能覆蓋短期債務。
近幾年,淮河能源經營承壓。2020年至2022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連續增長,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連續三年下降。今年一季度,公司凈利潤為1.65億元,同比下降逾20%。
現金收購大股東旗下三家公司
淮河能源正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向控股股東收購三家公司。
根據公告,淮河能源擬向控股股東淮南礦業的控股子公司淮河能源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電力集團”)收購三家公司,分別為淮河能源淮南潘集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潘集發電”)100%股權、淮浙煤電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淮浙煤電”)50.43%股權、淮浙電力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淮浙電力”)49%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后,潘集發電、淮浙煤電將成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淮浙電力將成為公司的參股公司。
根據公告,2016年4月,淮河能源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完成向控股股東淮南礦業購買其持有的淮滬煤電有限公司50.43%股權、淮滬電力有限公司49%股權以及淮南礦業集團發電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以下簡稱“前次交易”)。為避免同業競爭,淮南礦業出具了《關于避免與上市公司同業競爭的承諾函》,承諾將以上市公司淮河能源為淮南礦業下屬從事能源業務進入資本市場的資本運作平臺,并協助上市公司做大做強主營業務。
在此前披露的2022年年度報告中,淮河能源解釋2022年度不派發紅利時稱,為解決同業競爭,公司計劃收購控股股東淮南礦業旗下的潘集發電、淮浙煤電及淮浙電力股權。因上述資產體量較大,公司在收購過程中預計需要較大的資金支出。
今年3月,淮南礦業向淮河能源發出《資產收購通知》,通知淮河能源根據自身條件選擇通過自有資金、配股、增發或其他合法方式收購淮南礦業具備注入上市公司條件的相關資產。兩個月后,淮河能源正式公告,宣布收購。
此前,淮河能源已經收購了新莊孜電廠,而對潘集電廠的收購,2019年10月、2022年2月,淮河能源兩次發布吸收合并淮南礦業交易預案,潘集電廠均包含在注入上市公司資產范圍內,受公共衛生事件等因素影響,潘集發電相關機組至今年2月24日正式具備運營條件。
目前,淮河能源尚未披露三家標的公司的資產規模、經營狀況,以及對三家公司的收購價格。潘集發電、淮浙煤電、淮浙電力的注冊資本分別為11.26億元、22.10億元、9.78億元。據此判斷,本次收購價格可能超過20億元。
由于采取現金收購,這將對淮河能源的財務造成較大壓力。
淮河能源公告稱,本次交易完成后,淮南礦業將繼續履行同業競爭承諾函,在條件成熟且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上市公司將適時啟動配套煤礦及相關資產的注入工作。
有息負債超30億存壓力
采用現金收購資產,淮河能源的財務壓力將加劇。
淮河能源原本就存在一定的財務壓力。2022年底,公司賬面貨幣資金為25.21億元,其中受限資金為0.84億元。與之對應的是,公司短期借款13.25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約5.40億元、長期借款15.81億元,長短期債務合計為34.46億元,其中,短期債務18.65億元,現有貨幣資金可以覆蓋短期債務。
今年一季度末,公司賬面貨幣資金為23.10億元,較年初減少2.11億元。長短期債務在37億元左右,其中,短期債務為22億元左右,現有貨幣資金勉強覆蓋短期債務。
數據顯示,公司有息債務超過30億元,明顯存在壓力。
如果本次采取現金收購上述資產,顯然,淮河能源的資金是不夠支付本次股權轉讓價款的。
淮河能源實現產業多元化運營,其營業收入構成中,物流貿易是主力,2022年占比為69.80%,發電業務收入占比為17.66%,煤炭貿易收入占比為8.06%,鐵路運輸收入占比為3.43%。
根據年報披露,2022年,淮河能源煤炭貿易業務完成煤炭銷售量2065.35萬噸,完成預算的103.27%;實現銷售收入176.98億元,同比增加16.54億元;實現利潤總額2.47億元,同比增加1.38億元。電力業務方面,全年完成交易電量103.69億度,首次突破100億度,同比增加41.32億度。
不過,2022年,淮河能源的凈利潤仍然在下降,且持續了3年。
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淮河能源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29.21億元、227.77億元、253.57億元,同比增長12.44%、76.28%、11.33%。這三年,公司實現的凈利潤分別為4.75億元、4.36億元、3.47億元,同比下降幅度為45.98%、8.20%、20.50%。
營業收入連續三年增長,凈利潤連續三年下降。下滑的勢頭延續到了今年。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為57.56億元,同比下降1.50%,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65億元、1.17億元,同比下降22.03%、43.90%。
針對2022年凈利潤下降,淮河能源解釋稱,全資電廠新莊孜電廠政策性關停擬拆除,基于謹慎性原則計提長期資產減值準備。
整體而言,2013年以來,淮河能源經營業績下滑明顯,正是因為如此,2013年至2022年的10年,公司僅在2019年派發紅利3.89億元,其余年度均未分紅。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淮河能源曾籌劃收購控股股東淮南礦業,實現整體上市,遺憾的是,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