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2.24日),滬深股市平開低走,后緩慢回升,跌幅有所收斂,三大股指日K線集體報收錘頭線。
收盤,上證指數跌0.62%,深成指和創業板指數分別下跌0.82%和1.16%,兩市合計成交725億。
盤面上看,船舶、軍工航天、IT設備、互聯網和軟件服務領漲,釀酒、券商、汽車類、酒店餐飲和工程機械占據跌幅榜。
個股方面,上漲1766股,下跌3093股,漲停17股,跌停6股,漲幅位于5%~漲停之間62股,賠錢效應較為顯著。
北上資金凈賣出50.97億,其中滬股通凈賣出30.18億,深股通凈賣出20.79億。主力資金凈流出328.38億,其中券商,互聯網服務和光伏設備遭到資金嫌棄。
總體上,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多空交戰意愿不強,投資者期待更多經濟數據,上市公司季報、年報以及消息面指引,進而促成大盤做出最后的方向性抉擇。
盡管盤面食之無味,讓人昏昏欲睡,但是有一些細微的、結構性特征預示著,A股的內核正在逐漸的走強,具體來說:
1、市場風格看,小盤價值和小盤成長標的明顯強于大盤價值、大盤成長標的,市場殺跌動能主要來自于茅指數、寧組合,而中小市值個股明顯拒絕下跌。
而大盤價值、大盤成長標的是北上資金最愛即近期的三連陰的調整本質上還是外資階段性的戰術休整和匯率波動所導致。
同時,我們認為匯率波動大概率已接近階段性高點。相應地,A股的調整大概率已是尾聲。
2、市場情緒看,兩市超3000股下跌,但跌停也僅僅只有6只,跌幅位于5%~跌停之間有33只,兩市中位數跌幅0.35%。
市場是一個普跌狀態,直覺感知是市場弱勢,但殺傷力并不大,80%的個股跌幅就一兩個點。
換言之,絕大多數個股的下跌其實屬于被動下跌,并沒有下跌邏輯,完全是投資情緒失落下的下意識行為。
一旦市場企穩,或者一旦出現連續兩根陽線,這些個股大概率就會出現一陽反包數天陰跌之走勢。

3、板塊角度看,我們說這一輪的反彈行情的邏輯是強復蘇和估值體系重構,其重點應該關注順周期板塊。
顯然,后市有沒有行情取決于順周期板塊是否已經反彈完畢,那咱們看看幾個重點板塊目前走勢,具體如下:
(1)煤炭板塊近期形態上雙底,短期四連陽后突破雙底頸線位,最近兩天調整屬于典型突破回踩頸線位動作;
(2)中字頭風格板塊,目前均線多頭發散,低點逐漸抬高,上升趨勢漂亮完美;
(3)銀行板塊屬于回踩120天均線,構筑短期雙底行為;
(4)食品飲料和釀酒中長期向上趨勢未變,短期與大盤趨同,屬于高位箱體震蕩,我們仍維持箱體未有效擊穿之前,行情未結束之判斷。
4、成交量連續低位,短期多空力量幾乎宣泄完畢。最近三天來看,周三成交7833億,周四成交8073億,今天成交7258億。
而我們此前也說過,成交低于8000億時,大概率就是階段性底部區域;8000億~1萬億之間,市場通常有結構性、局部性行情;1萬億~1.2萬億之間,市場情緒躁動,賺錢效應相當明顯;高于1.2萬億,基本上可以斷言行情短期沸騰。
下周,A股怎么走?
技術上看,上證指數周一長陽,接著4天震蕩調整下行,但是整體跌幅也僅僅只是觸及到了周一長陽K線實體之50%分位,多頭仍牢牢掌控市場。
另一方面,從K線和交易心理學上來講,快漲慢跌,跌幅有限,本質上是洗籌行為。道理很簡單:快漲時散戶和機構一起搶籌,幻想接著上漲,結果迎來的是4天下跌,不堪忍受折磨離場,機構笑納籌碼。
形態上,目前仍是箱體震蕩,均線上仍舊是多頭排列,短期趨勢仍舊是向上。故認為下周A股大概率是震蕩上揚為主。
綜合分析:連續調整,短期空頭或力竭,下周,A股有望迎來震蕩上揚。
(文章系溯源投資思路整理和思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