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盤原油無差別暴跌,SC原油收盤大跌超5%!未來1-2月內油價下跌趨勢或加重
金融界1月5日消息 今日,內外盤原油無差別暴跌,截至日間收盤,SC原油主力合約SC2302收盤下跌5.75%,收于524.1元/桶。同時,原油系期貨整體氛圍轉弱,高硫燃料油與LPG雙雙收跌逾2%。
外盤方面,截至發稿,WTI原油、布倫特原油繼昨日收跌超5%后,日內分別小幅上漲1.65%、1.99%至74.37美元/桶和79.35美元/桶。
宏觀陰霾籠罩 美聯儲將放緩加息步伐
來自美國的經濟數據也打壓了油價。美國制造業在12月份進一步收縮,供應管理協會(ISM)的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連續第二個月下降,從11月份的49.0降至48.4。ISM表示,這是自2020年5月以來的最低讀數。
周三公布的美聯儲12月會議紀要并沒有直接說明,美聯儲官員在下次會議上會再次選擇加息50個基點,還是會進一步放緩加息步伐,改為加息25個基點。
會議紀要顯示,與會者普遍認為,需要保持限制性政策立場,直到發布的數據讓人相信,通脹率正處于持續下降至2%的道路上,這可能需要一些時間。官員們表示,他們將把重點放在數據上,并認為在政策方面“有必要保持靈活性和可選性”。
官員們進一步警告稱,公眾不應過度解讀負責制定利率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放慢加息步伐的舉動。多位與會者強調,重要的是要傳達加息放緩的信息,而不是表明實現價格穩定目標的決心減弱,或者判斷通脹已經處于持續下行道路上。
光大期貨最新點評稱,隔夜美聯儲12月議息會議紀要公布,加息速度放緩和利率水平更高,使得此次報告偏鷹,風險資產價格再下一程,原油大跌。另外供給出現擾動,一方面OPEC去年12月份原油產量有所增加,但遠未達到當月的產量目標。調查顯示,OPEC12月份的產量較11月份增加了15萬桶/日,尼日利亞發揮重要作用,尼日利亞的原油產量反彈至135萬桶/日的八個月高點。另一方面,國內今年第一批成品油出口配額近日下發,高于預期,疊加海外成品油裂解大跌,打壓原油價格。整體來看,宏觀陰霾籠罩,供給高于預期,短線原油短期弱勢看待。
未來1-2月內油價下跌趨勢加重
根據路孚特Eikon數據,今年前兩個交易日布倫特累計下跌約9.4%,為1991年1月以來最大年初兩日跌幅。
美國石油協會(API)的數據稱,上周美國原油庫存與汽油庫存攀升,餾分油庫存下降。截至12月30日的一周,原油庫存增加約330萬桶,汽油庫存增加約120萬桶,餾分油庫存減少約240萬桶。
路透周三公布的一項調查發現,盡管OPEC+就下調產量目標以支持市場達成一致,12月OPEC石油產量仍增加。
調查發現,12月OPEC石油產量為2900萬桶/日,比11月增加12萬桶/日。9月曾達到202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尼日利亞產量恢復帶動OPEC整體產量增加,該國此前幾個月一直在應對原油盜竊和產油區的不安全狀況。
接受調查的消息人士稱,許多尼日利亞的原油產地在12月產量增加,一些油企表示安全狀況改善。OPEC+11月決定將產量目標削減200萬桶/日,其中約127萬桶/日將由10個受協議約束的OPEC成員國分擔。OPEC+在12月維持上述目標不變。
中財期貨分析師王揚揚在研報中分析指出,12月國際油價整體上漲,SC油價卻逆勢下跌。主要原因是人民幣升值以及國內需求疲軟。預計內外盤油價趨勢不一致將會在本月得到修復。從供給端來看,本周開始,歐盟對俄能源制裁開始生效,對俄油出口帶來一定影響。美國產能受寒潮影響減弱,產能逐漸恢復。從需求端來看,主流機構對2023年經濟下行擔憂加劇。中國于1月全面放開提振市場對于原油需求的信心,但目前國內疫情高峰還未完全過去,即將迎來春節假期,經濟有序恢復需要一定時間。
綜上,地緣政治因素使得供給端脆弱,需求端受市場對于全球經濟下行的擔憂影響需求疲軟。未來1-2月內,油價下跌趨勢加重。隨著中國經濟有序恢復,將會提振原油需求,因此長期來看油價會觸底反彈。【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