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所王亮亮團隊合作發現鼠李糖乳桿菌緩解腸炎的新機制
時間:2025-02-15 09:56 來源: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25年2月3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王亮亮團隊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合作,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在線發表了題為“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induces STING-dependent IL-10 in intestinal monocytes and alleviates inflammatory colitis in mice”的研究論文。研究發現鼠李糖乳桿菌LGG通過促進Ly6C+單核細胞中IL-10的分泌有效緩解小鼠結腸炎,LGG還可重塑腸道菌群的組成,進一步增強抗炎功能。


研究團隊首先利用多種小鼠結腸炎模型篩選得到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GG (LGG)可有效緩解結腸炎,發現了抗炎細胞因子IL-10在改善腸道炎癥中起到了主要作用;同時結合流式細胞術分析了小鼠腸道淋巴結及固有層中各種免疫細胞中IL-10的表達水平,證實了LGG上調了腸道Ly6C+單核細胞中IL-10的表達量,而非其他免疫細胞。隨后,通過分析腸道Ly6C+單核細胞的mRNA-seq數據,結合各種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等,研究團隊發現LGG通過激活STING/TBK1/RELA信號通路,RELA直接結合在IL-10啟動子區域,以此來調控IL-10的表達。而后,研究團隊又發現了被上調的IL-10作用于自身Ly6C+單核細胞,以降低TNF-α、IL-6等多種促炎細胞因子的分泌,形成自分泌調控回路,從而調控后續抗炎功能。最后,研究團隊利用無菌小鼠、糞菌移植實驗,結合微生物組測序等驗證了口服益生菌LGG可有效改善腸道菌群組成,進一步調控腸道免疫穩態;而且,證明了LGG相關糞菌移植可有效改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誘導的小鼠結腸炎。結合前期研究結果提出,益生菌LGG不僅有效增強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抗腫瘤效果,還可緩解腸炎等潛在的副作用。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王亮亮研究員、劉宏偉研究員及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張軍民研究員為本文的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長改革創新基金的支持。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172/JCI17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