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強迫勞動”NOAA考慮優先將魷魚、三文魚等進口海產納入監管計劃
時間:2024-11-19 08:34 來源:凍品攻略微信號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于2024年11月14日發布行動計劃,計劃將擴大“海鮮進口監測計劃”(SIMP)的覆蓋范圍,重點關注魷魚、三文魚等高風險物種,同時首次正式將強迫勞動問題納入全球海產品供應鏈的監管視野。


此次計劃旨在應對非法、未報告和無管制(IUU)捕撈以及海產品供應鏈中的其他問題。NOAA提出建立兩級優先系統,根據物種風險等級優化追溯流程,同時推出預篩選程序,以防止不合規海產品進入美國市場。新計劃還將加強收集海上轉運記錄和捕撈航次時長等信息。
NOAA強調,長期的海上作業和缺乏資源支持的環境可能加劇勞動剝削問題,因此相關數據的引入將有助于加強對強迫勞動的管控。這一行動計劃預計于2025年推出更新規則,并開放公眾意見征集。
近年來,全球對海產品供應鏈勞動條件的關注不斷增加。一些美國非營利組織和媒體曾發布關于中國遠洋漁船勞動環境以及中國水產品出口加工廠的調查,稱存在強迫勞動和剝削行為。對于這些調查,中國行業協會及業內人士對調查的客觀性存在爭議,更有聲音指出某些報告可能帶有特定政治目的,試圖削弱某些國家的水產產業競爭力。這種背景下,NOAA將勞動問題納入SIMP計劃被視為政策延伸至供應鏈的一個關鍵步驟。
目前,SIMP覆蓋的物種范圍僅限13類,包括鱈魚、紅鯛魚和部分金槍魚等。NOAA此次計劃的擴展可能增加魷魚、鰻魚,以及養殖和野生三文魚等物種的覆蓋范圍,減少進口海鮮中誤標識和非法捕撈產品的風險。環保組織對此表示支持,認為強化追溯系統和勞動保護是消除全球供應鏈漏洞的重要一環。
NOAA的計劃也引發了美國海產品行業的不同反應。美國國家漁業協會(NFI)認為,擴大SIMP范圍將增加行業負擔,可能對合法進口商造成不必要的壓力。同時,部分行業代表對數據收集和追溯系統的實際效果表示疑慮。相比之下,美國水產養殖協會對這一計劃表示支持。
NOAA計劃通過與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美國勞工部等部門合作來完善其追溯和篩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