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7-01 08:22 來源:北京日報
- 字號: 大 中 小
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次代表大會6月30日開幕。聆聽大會,與會代表群情激昂,豪情滿懷。回望過去的五年,北京在文學、戲劇、美術、書法、攝影、音樂、舞蹈、民間文藝、曲藝、雜技、電視、電影、文藝評論等各門類取得豐碩成果,為推動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增添新動力。展望未來,與會代表表示,將扎根京華大地,以厚重的人民情懷、深切的現實觀照、充沛的創作才情,開辟首都文藝的新天地。
在回顧過去五年的成績時,北京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充滿激情地總結道:“北京美協在重大主題美術創作上呈現出新的豐收,在深入北京經濟社會建設發展的各個場景中,美術家以多種藝術形式,進行采風寫生,刻畫生動活潑的首都生活,形成了持續不斷的采風寫作成果。”范迪安認為,通過“北京意象”系列大型美術創作工程的持續舉辦,通過“新時代首都美術展”的舉辦,首都美術家心氣更高、干勁更足,大家深深領悟到,一定要立足京華大地,用丹青畫卷來描繪和表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首都篇章。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讓首都文藝家創作更有底氣。北京曲藝家協會主席李偉建特別談到,2023年的北京青年相聲節在比賽的賽制、服務的環節有了新的變化,增加了觀眾投票環節。與此同時,蹲點式采風已蔚然成風,閉門造車式的創作在不斷得到修正。他深有感觸地說,藝術家和老百姓關系近了,就會把心里話說出來,獲得的第一手創作素材也最真實最感人。
在北京持續推進“演藝之都”建設的進程中,“大戲看北京”文化名片以及“會館有戲”等文化品牌愈發閃亮。“聚焦會館打造演藝新空間,推出‘會館有戲’系列演出,成效顯著。”北京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楊鳳一特別提及,正乙祠戲樓是一個有著300余年歷史的古戲樓,在“會館有戲”的場景下,排了很多駐場演出劇目,吸引了大批觀眾前來觀演,這給年輕的創作人員帶來十足的信心。
關注當下熱點,為新時代首都文藝事業繁榮發展提供方向指引和理論參考。北京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王一川表示,北京評協發起成立北京高校文藝評論聯盟,匯聚了各高校文藝評論力量,更好地助推北京文藝評論發展。北京評協連續三年編寫《北京文藝發展報告》,更清晰地總結、把握北京文藝的得與失。“評協還加強了對現象級、有影響的文藝作品的評論,如《長津湖》《覺醒年代》這些京產文藝精品,都是第一時間組織開展評論。”
著眼未來,無愧人民,無愧時代,推出更多精品力作是首都文藝家的共同期待。北京戲劇家協會主席馮遠征展望道:“如何打造具有時代氣息的精品力作,如何能夠創作出跨時代的經典之作,如何讓代表首都水準的文藝作品走向全國、走向世界,這是我們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范迪安也表示,進入新時代新征程,首都美術家要緊緊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這個時代主題,邁向生活的步履要更大更堅實,表現時代發展的視野要更寬闊更聚焦。他說,尤其要在精品力作上下功夫,使北京美術的創作風貌更多地朝向高質量發展,實現從高原向高峰的攀登。李偉建坦言:“北京曲協將繼續在市文聯的領導下,把創作搞上去,出精品得有人才,抓文本要貼近生活、更要有藝術性,為北京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作出文藝工作者的貢獻。”
北京攝影家協會在過去的五年里發展壯大,現有會員3044人,其中中攝協會員729人。談及未來五年的發展,北京攝影家協會主席李繼輝表示,“北京攝協將出新作、推新品,打造首都攝影特色品牌;培養攝影新人,尤其是青年攝影人才;持續深入開展攝影文藝志愿服務;加強攝影網絡陣地建設。”(路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