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免疫力降低的時候它就會乘虛而入。近幾個月門急診量在明顯上升,但也就到2019年前的一半左右。開學季后人員相對集中,又碰上流感等病毒,多重因素才造成近期門急診及發熱門診的就診高峰。病毒在不斷變異,一般5年一個小流行10年一個大流行,但不是絕對的。每年季節變換的時候,小孩、老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都容易發生身體不適。今年會不會迎來高峰不好說,目前來看還沒有達到我們最忙的那種程度。
上熱搜的“支原體肺炎”究竟是啥?
近期,我國支原體肺炎發病有所上升,尤其在廣東、福建等南方地區,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明顯。12日,“支原體肺炎”登上了熱搜,它是什么?多大的孩子容易得?又該如何治療?
據了解,支原體肺炎是由肺炎支原體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人群對肺炎支原體普遍易感,但好發于5歲以上兒童和青少年。75%酒精和含氯消毒劑(如84消毒液)均可以殺滅肺炎支原體。
“支原體肺炎已成為近年來兒童呼吸道常見疾病,但今年與此前有所不同的是,往年肺炎支原體感染大多高發于秋冬季,但今年提前來襲。
支原體是一種微生物,既不是細菌也不是病毒,它導致的肺炎與新冠病毒的致病方式完全不同。引起肺炎的病原體一般都有季節發病的情況,支原體肺炎近兩年,尤其今年在我國一些區域流行,有少數家庭或班級出現聚集發病情況,但它不屬于傳染病,不會像新冠那樣傳染。
專家介紹,今年和往年相比,我國的支原體肺炎出現低齡化的特點,一些3歲以下的兒童也有發病,出現相關的癥狀應及時就診。
如何傳播?有何癥狀
支原體感染主要經過直接接觸傳播和飛沫傳播。
專家介紹,支原體感染的患兒癥狀與大多數呼吸道疾病相似,包括咳嗽、發熱等,一些嚴重的孩子可能會引發支原體肺炎,出現這些癥狀要引起警惕。
國家呼吸疾病臨床研究中心(兒童)副主任趙順英表示,今年是支原體的流行季節,孩子發燒或出現咳嗽,尤其是劇烈的干咳,支原體感染的可能性大。
專家特別提醒低齡兒童的家長們,出現支原體肺炎感染時,孩子發燒可能并不嚴重,但是出現喘息或呼吸困難,或在鎖骨位置出現凹陷,“也就是孩子在吸氣時鎖骨有個坑或者鼻子吸氣時出現鼻塞,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為什么今年支原體傳染嚴重
專家介紹,今年是支原體的流行季節,約3至7年會發生一次地區性流行。今年肺炎支原體感染增多的原因是因為孩子們免疫系統的抗體已經消失,使得肺炎支原體更容易感染到他們,引發呼吸道疾病。另外,新冠感染后人體免疫以及氣道內環境受到一定影響;過去三年,大家習慣佩戴口罩,減少了很多呼吸道疾病傳播,但也導致人體獲得免疫力下降。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了支原體肺炎的發生風險。
如何治療和預防
專家介紹,今年我國已制定兒童支原體肺炎的相關診療指南,在治療上,青霉素、頭孢類抗生素對支原體肺炎的治療無效,需要對癥用藥。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如羅紅霉素、阿奇霉素,目前為支原體肺炎的首選治療藥物。
一旦出現發熱伴有劇烈咳嗽,應及時就診,盡快查明病因,規范治療,切忌自行盲目用藥。
在日常防護上,要注意減少聚集、保持勤洗手等良好的衛生習慣。
目前,支原體肺炎沒有針對性的疫苗來預防。專家提醒↓
注意室內通風,盡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必須去時戴好口罩。
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掩住口鼻。
保持手衛生,經常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動水下洗手。
學校、幼兒園等場所要注意通風消毒,避免出現聚集性感染。
(中國小康網綜合澎湃新聞、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熱點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