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告訴學生要努力考大學,卻沒有告訴學生大學畢業之后的求職有這么難。
教育是重國之本,我國一直以來也在大力的發展教育事業,如今,學生們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越來越多了,可激增的大學生數量,卻同樣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
其中最受關注的應該就是大學生的就業問題,要說如今的大學生就業有到底有多難,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2022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為1076萬人,而官方給出的2022屆高校畢業生的去向落實率僅有23.6%,還不及30%。
也就是說在這1076萬高校畢業生當中,只有不到250萬的畢業生找到了工作,眼看著2023屆1158萬的高校畢業生也即將畢業,不得不說,大學生就業形勢真的令人堪憂。
“除了學歷你什么都不是”,211文科碩士吐槽均薪5500,引發網友熱議
在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全國各地也在接連的開展春季招聘會,不少大學生也都積極的參與其中,希望能夠盡快的找到一份工作。
而上海的一位博主,在參加完招聘會之后,在網絡上發布了一條視頻來分享自己的經歷,這位博主是一位211大學的文科碩士,今年6月即將畢業。
在招聘會現場,他發現適合文科的崗位非常少,而且給出的薪資也都完全不符合他的預期,基本上都是在5500元左右,他當天準備了5份簡歷,結果在招聘會現場兜兜轉轉,到最后一份都沒有投遞出去。
他更是直言,頭一次看到招聘會像菜市場一樣,求職者和企業HR在討價還價,參加完招聘會之后反而感覺更迷茫了。
很多網友在看完他的視頻之后,也是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覺得在上海5500元的薪資本身就算低了,更何況博主還是碩士學歷。
不得不說,現在的企業都想拿著最低的薪資去招最優秀的員工,怎么什么好事都讓他給占了,這真是可著大學生著急找工作,還沒有經驗一個勁的壓榨啊。
不過也有網友持不同的看法,覺得是博主“眼高手低”,你在學生中可能是佼佼者,但是畢業進入社會之后。
你就是一個“職場菜鳥”,一切都應該從零開始,剛開始就應該多鍛煉,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除了有個文憑你什么都不是。
大學生就業難究竟是誰的“鍋”
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有很多網友甚至開玩笑的表示,你現在花3000元雇不來一個農民工,但是3000元卻能招來一群大學生,那么大學生就業難這個鍋究竟應該誰來背?
大學生的鍋
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其實也不能全怪就業市場不景氣,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出在大學生自己身上,雖然現在大學生數量日益增多,但是卻并不代表著我國人才素質提升了。
相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卻屢屢受到懷疑,這都是因為,在如今的高校中,有很多大學生都在“渾水摸魚”。
這些大學生覺得考上了大學,能混到一個大學文憑,將來畢業之后就能吃喝不愁了,于是在大學期間就徹底放飛自我了,逃課、掛科、上課不聽講已經成了常態。
這些學生雖然最后拿到了大學的畢業證,但卻沒有學到任何真才實學,因此在求職中,會被淘汰也是理所當然的。
另一方面,很多大學生對自己并不了解,不知道自己適合什么樣的工作,不知道自己的需求,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沒有規劃,那畢業走向職場的時候,自然會很茫然。
家長的鍋
現在很多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是父母的心頭肉,因此很多父母都對孩子放心不下,總是覺得孩子還小,不能自己獨自闖天涯,總想著將孩子留在身邊。
對于孩子大學畢業求職,這些家長總會給孩子灌輸這樣的思想,沒有工作又能怎樣,父母能養你一輩子。
這就導致很多大學生缺少獨自生存的能力,但是父母不能陪在孩子身邊一輩子,孩子總有一天要學會獨立長大。
學校教育的鍋
目前,在各大招聘市場上,就業缺口最大的就是技術工種,有企業甚至不惜開出高薪聘請有技術的工人。
在這些用人單位的眼中,他們會著重考察求職者是否與公司所需求的技術崗位相匹配,以及是否有實踐經驗。
因此,在有一技之長的高職生和同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共同應聘的情況下,一般會優先選擇高職生,因為他們能夠實際為公司帶來技術。
目前,各大高校的教育依然采取應試教育模式,也就是說只要學生考試不掛科,就算是合格,
這使得大多數高校畢業生成為一個書呆子,只知道讀書、背書,空有理論知識卻不知道如何運用,如何與工作相結合,如何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因此在技能方面上,大學本科生就生比較吃虧了。
寫在最后
總之想要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不能只依靠單一方面,還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才可以。
另外,最主要的就是大學生們要擺正就業心態,現在雖然說就業很困難,但也不代表一點機會也沒有。
所以想要成功的脫穎而出,就要不斷的去提升自己,因為只有自己有實力,在哪里都是硬道理。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上述博主的吐槽?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妍妍學姐嘚吧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