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豬身上和耳朵發紫,主要是疾病導致的,譬如藍耳病、豬瘟、圓環、仔豬副傷寒等病毒性疾病;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豬肺疫、豬支原體肺炎、豬丹毒等細菌類疾??;血液原蟲病,最常見的就是附紅細胞體和弓形體,這種病在豬身上發病以后,會導致豬身上發紫、耳朵發紫的現象。
2、治療期間要全面分析病情,進行鑒別診斷。如果伴隨著咳嗽喘氣的癥狀,可考慮是豬肺疫、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等豬咳喘類疾??;如果只有發紫癥狀,沒有喘氣咳嗽,更多的是病豬趴著不動,精神消沉,那么可考慮是豬瘟或藍耳等病毒性疾病。一定要弄清楚病因,病因不同治療方案也不同,特別要注意防止混合感染以免出現繼發病。
二、如何防治小豬身上發紫耳朵發紫
1、豬藍耳病防治措施:自繁自養,嚴禁從疫區進豬,加強豬場飼養管理和消毒工作;選擇適合本場的藍耳疫苗毒株進行免疫;在仔豬轉群、氣溫突變等應激時,適當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20%替米考星。
2、非典型豬瘟防治措施:主要靠接種疫苗預防,根據本地區和豬場的現狀制定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免疫程序。一旦發病,可用豬瘟疫苗緊急接種,同時配合芪貞增免顆粒和阿莫西林飲水,增強機體免疫力,防止繼發感染。
3、豬傳染性胸膜肺炎防治措施:加強飼養管理,嚴格衛生消毒程序,注意通風換氣,保持舍內空氣清新。早期治療效果較好,大群可用氟苯尼考、恩諾沙星、替米考星等拌料連續用藥5-7天。發病豬群,應以解除呼吸困難和抗菌為原則進行治療,并要使用足夠劑量的抗生素和保持足夠長的療程。
4、豬鏈球菌病防治措施:加強飼養管理,減少外傷,搞好環境衛生消毒工作。治療時可通過藥敏實驗選擇敏感藥物,一般對強效磺胺類、頭孢類、青霉素類等藥物敏感。
5、仔豬副傷寒防治措施:治療時首選氟苯尼考,可在飼料中添加氟苯尼考、恩諾沙星或多硫酸粘桿菌素等藥物拌料5-7天。
6、非洲豬瘟防治措施:強化管理措施,做好基礎疫苗的防控及病死豬的無害化處理;加強科學保健,增強機體非特異性免疫;搞好生物安全,做好隔離和消毒,減少與外界的接觸,有條件的可建立洗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