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斯蒂芬·佩里表示,英中經貿合作具有很強的韌性和互補性。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再次重申,新一代的“破冰者”將像老一輩“破冰者”一樣,繼續傳承和弘揚“破冰精神”,深耕中國,盡最大努力為推動英中友好交流和貿易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一直以來,斯蒂芬·佩里致力于促進英中友好關系。在他心中,推動兩國關系友好發展“既是傳承父親的事業,也是我一生的追求。”
從父親杰克·佩里破除上世紀五十年代英中貿易的堅冰,到兒子斯蒂芬·佩里呼吁世界關注中國道路,佩里父子的努力不斷賦予英中友好新的時代內涵。
斯蒂芬·佩里長期關注中國的發展和進步,對于中國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有著獨到見解。他曾多次接受中新社、中新網采訪,近日還專門為中國新聞社主辦、中國新聞網承辦的2023中新財經年中會錄制視頻致辭。
他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獨一無二,在短短40年中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迎來更加幸福、富足的生活。
在斯蒂芬·佩里看來,中國經驗是他國解決自身危機、謀求發展的重要策略資源。他認為,很多西方人士還沒有意識到中國發展實現了巨大飛躍;西方和中國有很多機會互利共贏,需要西方行動起來、提升發展速度。
斯蒂芬·佩里有關中國發展的十大觀點
1. 中國的現代化道路獨一無二,經過深思熟慮、有效布局。
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是獨一無二的,最突出的特點在于經過長時間規劃的現代化方法。中國在短短40年中達到世界一流的現代化水平,這在歷史上前所未有。中國式現代化經過深思熟慮和有效布局,每個階段的實施都在有效監督下。這與無序的、由企業主導的現代化不同。
2. 中國政府精細規劃發展,群策群力,成果顯著。
中國政府精細規劃每一步發展、群策群力調整計劃。例如,中國在40年中迅速實現了農業機械化,這是非常困難的。中國的發展經驗說明,發展農業最重要的是做到農業現代化。
3. 中國共產黨實干、睿智、勤勉,為人民帶來幸福生活。
中國共產黨實干、睿智、勤勉,認真傾聽人民的需求。中國共產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同人民緊密聯系。這為人民帶來了幸福、快樂、更富足的生活。
4. 他國可以結合國情借鑒中國現代化模式。
中國的現象在其他國家沒有出現過,中國共產黨很有能力,充分借鑒他國經驗來做正確的事。如果他國愿意學習、穩步推進,他們會發現可以借鑒中國現代化模式。中國方法更多是依靠人民推動現代化、依據實際國情來采取行動,這對各國來說是很好的策略。
5. “霸權”不存在于中國思維中,世界更需要“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思想從未執著于“霸權”和“統治他國”,這植根于中國歷史。世界向前發展需要的不是“修昔底德陷阱”,而是“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同地區可能有不同的規則和秩序,中國并不尋求建立凌駕他國的秩序。中國的發展動力建立在人人都豐衣足食的基礎上,“修昔底德陷阱”不再成立。
6. 中美關系是世界最重要的問題之一,中美應互信合作。
美國全力捍衛其地位,終將“錯過”中國的崛起。中國不會屈從美國的規則,不是來挑戰和打敗美國,而是來達成合作。要解決問題,中美需要相互信任、攜手合作。一旦美國意識到,美國的未來不僅取決于美洲大陸,還取決于和其他地區的聯系和互信,中美關系的困局就可以解決。
7. 中國的發展來自自我革新,這將推動中國取得更多成就。
中國在不斷進行自我革新,革新需要經歷不同階段,新發展格局是推動事業向前發展。中國至今的發展令人難以置信,而2035年、2049年的中國將會取得更多成就。
8. 中國的改革是全局性全方位變革,西方應該親眼看看中國。
中國的改革不是小范圍的變革,而是全局性的全方位變革。這不僅是英國可以學習借鑒的,全世界也會見證中國革新的成果。西方人在未來10-15年仍難認清這一點,需要到中國親眼看一看。
9. 歐洲需要意識到中國高速發展的現實,追趕中國速度。
中國的發展速度超過歐洲,歐洲需要更加努力提升技術、農業、服務業、教育等領域水平。在中國,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而西方實體經濟卻有些失控。歐洲需要接受中國高速發展的事實,否則會給其自身帶來問題。
10. 西方和中國應當互利共贏,西方可以通過學習中國解決問題。
西方和中國有很多機會互利共贏,需要西方行動起來、提升發展速度。中國曾學習西方,而西方解決自身問題可以學習中國,這并不需要西方改變制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