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強國·每日科技】我國新發現一顆近地小行星
2023.3.9
我國新發現一顆近地小行星
根據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最新發布的消息,由該臺南山觀測站1米大視場光學望遠鏡發現的一顆近地小行星已于近日獲得國際小行星中心確認,臨時編號為2023 DB2。這是中科院新疆天文臺發現的第一顆近地小行星。
外骨骼機器人助力康復訓練
近日,電子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中心的第五代外骨骼機器人研發取得進展。這種機器人能幫助截癱患者站立行走,還可輔助截癱患者進行上下樓梯、抬腿、調整步態等康復訓練。
近期大部地區氣溫偏高,專家分析對農業生產利大于弊
氣象監測顯示,過去10天,我國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明顯偏高,其中內蒙古中東部、吉林、黑龍江及山東北部等地偏高6℃以上。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方翀表示,近期全國大部偏暖的格局對農業生產總體利大于弊。“近10天全國冬麥區、油菜產區以及華南春播區大部地區氣溫偏高2℃至6℃,初春季節有這樣充足的熱量條件,對北方冬小麥返青、南方油菜的生長以及華南早稻播種育秧都是明顯有利的。”他說,氣溫偏暖還有利于蔬菜和經濟林果生長速度加快、設施農業和畜牧業節約能源使用成本等。
“乙類乙管”實施2個月,出入境流量大幅回升
國家移民管理局3月8日消息,我國實施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以來,截至3月7日,全國移民管理機構共檢查出入境人員3972.2萬人次,同比上升112.4%。
美國擬明年11月開展載人繞月飛行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3月7日宣布,“阿耳忒彌斯2號”載人繞月飛行項目正按部就班進行,預計明年11月實施。據法新社報道,美國航天局將于今年晚些時候宣布執行“阿耳忒彌斯2號”載人繞月飛行任務的人選,其中一名宇航員是加拿大籍。美國航天局計劃在“阿耳忒彌斯2號”任務成功約12個月后執行“阿耳忒彌斯3號”登月任務,讓宇航員在月球南極著陸。
全球首枚3D打印火箭發射升空
美國航空航天初創公司“相對論空間”計劃于當地時間3月8日在佛羅里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發射3D打印制造的火箭——Terran 1號。“Terran 1號將是嘗試軌道飛行的最大3D打印物。”該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Terran 1高約35米,是業內最小的軌道火箭之一。按質量計算,該火箭的85%是3D打印的。Terran 1號可完全消耗。對于首次試飛,它將沒有有效載荷——如果進入太空,這次飛行將被視為成功。
澳大利亞或向英國采購核潛艇
據英國《泰晤士報》3月7日報道,澳大利亞依據澳英美聯盟防務協議,有望向英國而非美國采購核潛艇。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戰略國防研究中心主管約翰·布拉克斯蘭說,澳方青睞尺寸相對較小的英制核潛艇,主要是從艇員配置規模考慮。一些軍事專家持相似觀點。英國《太陽報》上月爆料稱,英國政府已與澳方達成原則性協議,供應采用英方設計、至少部分在英國建造的核潛艇,其每艘造價約20億英鎊(約合164.7億元人民幣)。有媒體報道,英方將把英國海軍訂購的“阿伽門農”號和“阿金庫爾”號兩艘“機敏”級攻擊核潛艇轉賣給澳方,預計分別于2024年和2026年完工。
日本公布H3火箭發射失敗初步調查結果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3月8日說,其H3運載火箭3月7日發射失敗,是因為在箭體向二級發動機發送點火信號前后,火箭電源系統出現了異常。JAXA在3月8日公布的報告中說,一二級火箭分離后,箭體向二級發動機發送了點火信號,二級發動機也確實收到了這一信號,但是在發送點火信號前后電源系統出現異常,導致二級發動機未能成功點火。報告稱,目前還在調查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電源系統異常。
(來源:微信公眾號“科學強國”綜合整理科技日報、科普中國、央視新聞、中國科技網、人民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