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學名: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為菊科蒲公英屬下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蒙古蒲公英、黃花地丁、婆婆丁、燈籠草等 。根圓柱狀,黑褐色,粗壯。葉倒卵狀披針形、倒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花葶1至數個,與葉等長或稍長,頭狀花序,舌狀花黃色,邊緣花舌片背面具紫紅色條紋,花藥和柱頭暗綠色;瘦果倒卵狀披針形,暗褐色。花期4-9月,果期5-10月。
蒲公英大多生長在于北半球溫帶和亞熱帶地區,少數生長在熱帶地區,常生長于中、低海拔地區的山坡草地、路邊、田野、河灘。 蒲公英是喜冷涼的植物,其適應性很強,既耐寒也耐熱。蒲公英對干旱和酸性也有一 定抗性,可以在所有的土壤類型中生長,但在沙質土壤中生長較好。 該物種在世界的原生范圍是西伯利亞到東亞地區。
蒲公英是一種藥食同源植物 ,其干燥全草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的**。同時,蒲公英營養豐富,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多糖等活性成分。 其生的或熟的嫩葉和花均可以食用。 此外,蒲公英在畜禽生產上也應用廣泛。 蒲公英還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