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平安證券與方正證券合并?中國平安回應
券商合并風聲再起。市場消息稱,根據監管要求,中國平安需要在2023年12月19日前提交解決同時控股方正證券和平安證券問題的方案,目前,相關方案已報送有關部門。對此,中國平安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中國平安將從股東價值最大化出發,按照有關監管部門的規定和指引,穩步推進相關問題的解決。此前,方正證券表示,會與各方一起,嚴格依照金融監管部門的規定、指引,開展相關工作。后續有新的進展,會及時披露。(21世紀經濟報道)
點評:近期平安證券和方正證券可能的合并事項引發市場廣泛關注,中國平安最新回應“穩步推進相關問題的解決”,給了市場和投資者較大的想象空間。對于兩大券商合并事項的進展,投資者有必要保持持續關注。
NO.2 中國銀河可轉債實現轉股規模77.81億元
12月19日晚間,中國銀河(SH601881,股價12.5元,市值13.67億元)發布公告稱,已順利完成A股可轉債有條件贖回程序并促成可轉債持有人轉股,公司A股可轉債累計實現轉股規模達77.81億元,占發行額度的99.75%。本次可轉債融資后,中國銀河凈資產增加77.81億元。今年以來,券商再融資出現收縮。如華鑫股份、中原證券宣布終止定增,華泰證券、中金公司終止配股。而中國銀河本次完成可轉債債轉股,則頗有“曲線”補充資本金之意。
點評:中國銀河可轉債成功實現債轉股,有效地利用可轉債這一工具進行資本運作和風險管理,體現了中國銀河在融資方面的穩健和靈活。這種方式具有靈活性高、成本低、風險小等優點,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可能是一種有效的策略。中國銀河“曲線”補充資本金,有助于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NO.3 倫敦知名量化巨頭落子中國
管理著80億美元資產的倫敦知名對沖基金寬立資本(Aspect Capital)正在計劃進軍中國市場。記者獲悉,寬立資本正計劃在上海設立辦事處,目標是注冊為外商獨資企業(WFOE),滿足中國投資者對另類投資的需求。該公司計劃運用量化策略對中國的資本市場投資機會進行挖掘,尋求在金融領域的深度參與。這意味著,全球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信心依然持續。 (證券時報)
點評:寬立資本作為一家專注于量化投研和管理的國際量化巨頭,其進軍中國市場是基于對中國經濟、政策、監管等方面深入分析和研究的結果,也是基于對中國市場潛力和機遇的認識和把握。其在量化領域具有較強的技術優勢和創新能力,相信能夠為中國投資者提供更多樣化、高效率、低成本的投資選擇。
NO.4 國元證券迎來“80后”新總裁
12月19日盤后,國元證券發布公告稱,原總裁沈和付因工作調整于12月15日辭職,新總裁由“80后”胡偉擔任。資料顯示,胡偉出生于1981年1月,曾任國元證券投資銀行總部項目經理、股權管理部總經理、投資銀行總部副總經理等職務,現任國元證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裁、執行委員會主任,兼任安徽省股權服務有限責任公司董事、安徽安元投資基金有限公司董事、安徽上市公司協會副會長、北交所證券發行承銷自律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新創業導師等。值得一提的是,沈和付雖然辭去了國元證券執行委員會主任、總裁職務,但仍擔任國元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董事會戰略與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董事會薪酬與提名委員會委員,國元證券控股子公司國元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
點評:胡偉的晉升體現了國元證券對年輕人才的重視和培養,也是公司對其投資銀行領域的專業能力和工作成績的肯定。他在國元證券的多年工作經驗和豐富的投行工作履歷,將有助于公司在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和發展潛力。同時,他也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和壓力,在新的崗位上要帶領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和轉型升級。
NO.5 超五成QDII今年以來獲正收益,多只產品規模業績雙豐收
今年以來QDII基金整體表現不俗。據統計,截至12月15日,QDII基金今年以來凈值平均上漲6.52%,其中半數以上產品獲得正收益。近年來,國內投資者通過QDII基金進行全球大類資產配置的需求日益高漲,其投資標的也不再局限于港股與美股市場,尤其是近兩年,隨著越南、印度股市等持續走高,相關QDII也迎來業績與規模雙豐收。此外,盡管港股QDII基金今年以來整體表現欠佳,但多家機構仍然認為,從中長期角度來看,港股已回調至歷史底部位置,疊加多重利好預期,后市或可樂觀一些。(上證報)
點評:QDII基金2023年的整體表現和市場前景,反映了投資者對于全球大類資產配置的信心和需求,拓寬了國內投資者的投資機會和視野。從市場影響的角度來看,QDII基金的火熱可能會吸引更多國內投資者關注和參與QDII基金,并且促進國內外資本流動和交流。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