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大橋局巢馬城際鐵路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項目起重機安裝監檢現場
無人機檢驗游樂設施現場
中安聯合煤化工項目容器檢驗現場
安徽蕪湖軌道交通1號線電梯檢測現場
寧夏“西氣東輸”壓力管道檢驗現場
安徽黟縣水樂園游樂設備安裝監檢現場
安徽省特種設備檢測院(以下簡稱“安徽省特檢院”)以科技創新為引領,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全面提升行業自主創新能力及檢驗能力,致力于為安徽省乃至全國的特種設備安全保駕護航。該院在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實踐,取得顯著成效。
創新驅動 突破技術瓶頸
這是一串豐碩的科研成果,也是一份亮眼的答卷。
16項科技獎勵,39項科研項目,117項授權知識產權,120項標準……“十三五”以來,安徽省特檢院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不斷加大科研投入,突破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瓶頸——
2019年市場監管總局技術保障專項“安徽省特種設備安全大數據平臺研發與預警分析”暨“安徽省特種設備安全大數據信息化監管系統”立項,面向安徽省特種設備監察機構、檢驗機構及生產(使用)單位,垂直整合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檢驗檢測、生產使用等環節,實現安徽省特種設備的安裝告知、使用登記、業務報檢、監督檢查等各項監管業務的“一網通辦”和“全程網辦”。
2019年安徽省重點研發項目“基于特種設備典型事故的推演預測與應急處置系統關鍵技術研發”,聚焦特種設備典型事故的推演預測與應急處置系統的關鍵技術研發,通過公共安全災害鏈模型和系統事故推演建模歸因技術,對特種設備事故進行深入研究,提升省內對特種設備事故的科學預測預防水平,優化事故應急救援策略。
2021年安徽省重點研發項目“垃圾焚燒鍋爐安全節能環保標準體系及關鍵技術標準研制”,通過建立和完善垃圾焚燒鍋爐的安全標準體系,關注垃圾焚燒鍋爐的節能環保性能,針對垃圾焚燒鍋爐的關鍵技術環節,指導垃圾焚燒鍋爐的設計、制造和運行,推動其向更加安全、節能、環保的方向發展。
2022年安徽省重點研發項目“油氣裝備中的有機廢氣處置關鍵技術及裝置研究”,針對油氣儲存及運輸裝備中的揮發性有機物,采用催化氧化結合低溫等離子體技術,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移動式廢氣處置技術和裝備,為有機廢氣的捕集、治理和資源化處置提供高效解決方案,為石化、能源、交通等高碳排放行業的節能降碳和污染物協同處理提供技術支撐,同時也為油氣裝備檢驗檢測和安全監管提供安全保障。
2022年市場監管總局科技計劃項目“基于激光誘導擊穿光譜的原位在線快速檢測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將激光誘導擊穿光譜技術與現代檢測技術、數據處理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等相結合,形成一套完整的原位在線快速檢測系統,不僅節約了檢測成本、提升檢測效率與準確性,更保障了公共安全與產品質量,推動科技進步與產業升級。
2022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子課題“超大型游樂設施和客運索道高空無人檢測工程應用”,聚焦于高空無人檢測技術的研發,搭載各種先進的傳感器和檢測設備,通過智能檢測算法與數據處理,實現對超大型游樂設施和客運索道的高空、遠距離、高精度檢測。
2022年安徽省科技重大專項立項《流體驅動智能管道內檢測機器人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針對國內早期建設投用的多數油氣管道存在的設計施工不規范、管道可通球能力差、因地域發展原因導致管道工況低等問題,以及常規內檢測技術受限導致的管道本體缺陷檢測不足等安全隱患開展研究工作,開發適應油氣管道現有工況條件的內檢測關鍵核心技術,進一步提高檢測數據的準確性,有效完成復雜管道的全面檢測,為保障全省乃至全國油氣管道安全運行提供技術支撐。
2023年安徽省重點研發項目標準化專項“城鎮燃氣管道風險評估及監測預警關鍵技術標準研究與應用”,圍繞燃氣管道的安全管理需求開展風險評估、監測預警技術研究和標準制定工作,旨在提升燃氣管道的安全管理水平、推動技術進步、促進標準化工作發展并增強社會安全意識,提高公眾對燃氣安全問題的關注度和參與度,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燃氣安全的良好氛圍。
2023年安徽省重點研發項目標準化專項“基于回轉式燃燒的固廢無害化處置關鍵技術標準研制和應用”,圍繞固廢無害化處置領域的關鍵技術展開研究,并致力于相關技術標準的研制和應用示范。該項目的實施將在促進綠色低碳發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推動環保技術創新以及增強公眾環保意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賦權改革 領跑創新前沿
2024年,作為安徽省106家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單位之一,安徽省特檢院積極響應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緊密圍繞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的核心需求,全面貫徹落實職務科技成果“賦權﹢轉讓﹢約定收益”改革模式,將科技成果的所有權進行充分賦權,賦予科研人員更多的自主權與責任感。
通過賦權機制,科研人員能夠更直接地參與到科技成果的轉化過程中,減少了中間環節,加速了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步伐。同時,轉讓與約定收益的創新模式,則為科技成果的商業化應用提供了靈活多樣的路徑,確保了科研人員、院方及轉化合作方能夠共享改革紅利,形成良性循環。
安徽省特檢院立足于現有的安徽省鍋爐安全節能環保檢測中心、安徽省壓力管道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兩個省級科技創新平臺,以及正積極推進的安徽省特種設備安全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項目建設,瞄準特種設備發展的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難題,通過“揭榜掛帥”、橫向課題等方式,鼓勵科技工作者積極參與科研工作;同時,充分發揮4個博士科技創新團隊、勞模創新工作室、115產業創新團隊的引領優勢及其實踐引領與產業融合能力,共同構建起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的創新示范體系,向更高質量、更高效益的方向發展,全面發揮其在行業內的示范領軍作用。
這些舉措不僅極大地激發了全院科技人員的科研熱情與創新活力,更在科研成果的快速轉化與應用上實現了質的飛躍。
服務升級 保障特設安全
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引領下,安徽省特檢院持續深化服務內涵,以新質生產力為引擎,顯著提升檢驗能力,為安徽省乃至全國范圍內的企業及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筑起了一道堅實的技術支持屏障。
近年來,該院在保障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安全方面屢有建樹。其中,該院成功完成了全球最大塔式起重機——中鐵大橋局巢馬城際鐵路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項目三座主塔墩塔式起重機的安裝監檢工作,彰顯了其在超大型特種設備檢驗領域的卓越能力;圓滿完成了中安聯合煤化工項目首次大檢修任務,組織精干力量連續奮戰22個晝夜,對核心裝置中的232臺壓力容器及長達56公里的壓力管道進行了全面細致地檢驗,確保了項目安全順利推進。
同時,安徽省特檢院的服務觸角已跨越省界,高質量完成了“西氣東輸”銀川輸氣分公司站場(閥室)工藝管道的全面檢驗及缺陷評價技術服務,展現了其檢測技術服務的實力,彰顯了“安徽特檢”的品牌影響力。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自2016年起,該院便深度參與合肥市軌道交通建設,為地鐵電梯、扶梯的安裝監檢及定期檢驗提供了全方位服務,見證了合肥地鐵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有效保障了市民的乘梯安全。同時,在蕪湖市軌道交通建設中,該院也承擔了重要角色,完成了1、2號線共計334臺電梯的檢測任務。
為進一步擴大服務范圍與深度,該院已與安徽省六安、馬鞍山、黃山等多地市政府及企業簽訂了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旨在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推進特種設備在監督檢查、檢驗檢測、安全評價及應急救援等方面的技術創新與應用實踐。
服務全面升級,不僅是安徽省特檢院技術實力與服務水平的集中展現,更是其積極響應國家安全發展戰略,以實際行動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動實踐。2024年,該院正式取得特種設備甲類檢驗機構A2級資質。
賽場競技 彰顯匠心本色
在各大特種設備能力驗證活動中,安徽省特檢院屢獲佳績,展現了其在新賽道上的強勁實力。自2023年起,安徽省特檢院在工業管道檢驗、起重機械檢驗、大型游樂設施檢驗、場(廠)內機動車輛檢驗、常壓儲罐定期檢驗、常壓罐車定期檢驗等各大特種設備能力驗證活動中初露鋒芒,斬獲7項大獎。該院參加的“察微杯”金相檢驗(質檢員)技能競賽,獲得了現場金相檢驗團體獎冠軍與個人獎冠、亞軍,雙雙斬獲該項賽事集體和個人的最高榮譽。
2023年,該院張海濤博士受邀赴英國倫敦參加第十五屆可持續能源及環境保護國際學術會議,并作“高溫廢氣伴流氛圍中的射流抬舉火焰燃燒特性及污染物生成研究”演講報告,標志著該院博士科研團隊首次跨越國界,成功在國際舞臺上亮相并開展前沿科技交流與合作,展現了卓越的科研實力與國際視野。
展望未來 續寫卓越新篇
創新驅動發展。下一步,安徽省特檢院將持續深化科技研發,強化人才隊伍建設,不斷為特種設備檢測領域注入新活力與新動能。
推進服務升級。安徽省特檢院將在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利用先進技術優化流程,提升效率,確保檢測結果更加精準高效。
積極擁抱變革。安徽省特檢院將探索智慧檢測的新模式,為行業樹立標桿,不斷提升自身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以新質生產力為強勁引擎。安徽省特檢院致力于持續提升檢驗檢測能力,為特種設備安全構筑起堅不可摧的防線,以不懈的努力和卓越的成就,推動我國特種設備檢測事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安全保障。
(本版圖文由安徽省特檢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