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茶葉所在玫瑰花茶風味代謝組學聯合感官評價解析方面取得新進展
時間:2025-04-01 09:23 來源:山東省農業科學院
近日,茶葉所加工創新團隊與中茶所在npj science of food (中科院一區TOP,IF=6.3) 上合作發表題為“metabolomics and sensory evaluation combined analysis reveal the effect of processing methods and different forms on the flavor of rose herbal tea”的研究論文。


平陰玫瑰花茶因其獨特香氣與健康功效備受市場青睞,其風味受干燥工藝與花形態的顯著影響。該研究通過感官評價、靶向代謝組學技術及多元統計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全面解析當前市場流行的4種玫瑰花茶中氨基酸、有機酸、可溶性糖、類黃酮及揮發性有機物(VOCs)等代謝物含量的差異,并建立關鍵風味成分與感官屬性的關聯網絡。關聯分析表明,乙酸苯乙酯、反式香葉醇等與花香甜味顯著正相關;己醛、2-戊基呋喃等與果香和青草香關聯。非揮發性化合物中,γ-氨基丁酸和葡萄糖分別增強玫瑰花茶鮮味與甜感,而單寧酸等酚類物質則影響澀味強度。
該研究從代謝組學角度闡明了玫瑰花茶風味形成的化學基礎,明確了干燥工藝與花形態對品質的調控機制。研究篩選出的51種關鍵非揮發性化合物與24種VOCs可作為品質標記物,為玫瑰花茶標準化生產、風味定向調控及高附加值產品開發提供理論支撐。
山東農科院茶葉所為第一完成單位,茶葉所董春旺研究員、中茶所施江研究員為該論文的通訊作者,茶葉所趙月助理研究員為第一作者。該研究得到山東省農業良種工程(2023LZGCOY015)、山東省農科院創新工程基金(CXGC2023F18、CXGC2024D15)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2102442)等項目的資助。(撰寫:趙月 核稿:董春旺)
文章鏈接:https://doi.org/10.1038/s41538-025-00387-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