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國農業有害生物抗藥性風險評估與治理會議在武漢召開
時間:2024-12-11 09:39 來源:全國農技推廣網
12月7—8日,全國農技中心在湖北武漢組織召開2024年全國農業有害生物抗藥性風險評估與治理會議。會議總結交流了2024年農作物病蟲草鼠害抗藥性風險評估與治理工作成效,分析研判了當前抗藥性發展形勢,安排部署了下一步重點工作。


會議指出,自第六屆抗藥性專家組成立以來,各成員單位與植保機構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抗藥性風險評估與治理工作成效顯著。一是抗性監測范圍進一步拓展。目前系統開展了10種一類病蟲害和15種二類病蟲草害對60余個農藥品種的抗藥性監測,為各地科學合理用藥打下堅實基礎。二是監測技術標準化有新突破。聯合制定了抗藥性監測行業標準,統一了病蟲草害抗藥性水平分級標準,提升了抗藥性監測技術水平。三是抗藥性機理研究有新進展。在靶標抗性突變機制、分子靶標結構與藥劑互作特征研究等前沿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進展,為開展抗藥性治理工作提供了重要基礎支撐。四是抗性治理技術得到推廣應用。圍繞水稻二化螟、小麥赤霉病、稻田雜草等病蟲草害的抗藥性治理,制定分區域抗藥性治理策略與方案。
會議強調,2025年是推進化學農藥減量化行動決勝之年,也是第七屆抗藥性專家組成立后開展工作的第一年,必須扎實做好抗藥性風險評估與治理工作。一是強化抗藥性監測研究。摸清重大有害生物抗藥性產生機理,形成系統的抗藥性監測、風險評估與預警技術,推進監測技術規范化和標準化建設。二是強化抗藥性治理技術集成示范。制定抗藥性治理策略與方案,示范推廣一批有效治理技術模式,推動治理對策由“治療性治理”向“預防性治理”轉變。三是強化抗藥性治理技術培訓指導。編制重大農業有害生物抗藥性治理書籍資料,持續抓好抗藥性治理技術指導和宣傳培訓,指導開展交替用藥、輪換用藥,延緩抗藥性產生與發展。
農業農村部巡視組組長、第七屆抗藥性專家組組長王福祥,湖北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何年華,華中農業大學副校長姚江林出席會議并講話。第七屆抗藥性專家組成員,以及承擔抗藥性監測任務的24個省級植保機構藥械科負責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