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1月20日起,《菜市場管理評價規范》《智慧菜市場評價規范》兩項地方標準正式實施,標志著浙江寧波已建成從農貿市場建設、管理到評價、規范的全生命周期標準體系,系全國首創。
標準介紹
《菜市場管理評價規范》共七章一附錄,涵蓋評價機構選取、評價體系構建、評價過程實施、評價結果應用四個方面,列明評價涉及的環境管理、秩序管理、安全管理、行為管理、服務管理共5個一級指標及其對應的15個可量化二級指標,為第三方機構開展農貿市場管理評價活動提供規范指導。
《智慧菜市場評價規范》共八章三附錄,區別于《菜市場管理評價規范》的全域適用,該標準聚焦農貿市場提質升級,主要從評價流程、評價方法、評價內容、結果形成四個方面,為有意向建設“交易透明、管理高效、服務便民、安全保障”智慧菜市場的舉辦者提供精準詳實的操作指引,助力市民在買菜時獲得更安全、更便捷的數字化體驗。
體系搭建
2021年8月,《寧波市菜市場管理條例》正式施行,為全國首部規范農貿市場管理的地方性法規。此后,寧波陸續發布實施《菜市場建設布局規范》《菜市場經營管理規范》《智慧菜市場建設規范》三項地方標準,持續推動該條例落地見效。
隨著兩項評價規范的實施,寧波農貿市場全生命周期標準體系(1個條例+5項標準)已基本實現閉環,將為進一步提升全市農貿市場建設管理水平、更好發揮農貿市場在“菜籃子”保障中的主渠道作用提供有力制度支撐。
拓展閱讀
截至目前,寧波共建成高星級(三星級以上)文明規范農貿市場223家,其中五星級農貿市場2家,數量均居全省第一;全市農貿市場星級動態覆蓋率100%、高星級覆蓋率86%;建成智慧菜市場26家,占農貿市場總數的10%。全市累計打造270個農貿市場“一站式”服務臺,設置154個家政維修點;開設87個共享廚房(社區食堂),延伸“代炒”、堂食服務;改造205個無障礙通道、增添180把公共輪椅;設立187個公共休閑區,增添閱讀角、文化廊,共舉辦青少年社會實踐、社區文體活動726次,參與人數超20萬人次。自2020年至今,寧波累計開展農貿市場長效管理測評18輪、測評市場2066家次、整改問題點位5萬余項,群眾對農貿市場改造提升工作滿意率達98.7%。(來源:寧波市場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