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張露 胡紅波 記者 張華)近日,“科創中國”碳足跡研究科技服務團項目啟動暨鋰電產業創新研討會在湖北荊門舉行。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理事長蒲長城,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孫建剛,荊門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劉振軍出席并致辭。
據介紹,“科創中國”碳足跡研究科技服務團,是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圍繞地方產業創新需求牽頭組建的跨學科、跨領域、跨區域科技服務組織。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理事長蒲長城擔任團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超精密光電儀器工程研究所所長譚久彬擔任首席專家。
荊門市地處湖北省中部,素有“荊楚門戶”之稱。近年來,該市鋰電池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集聚了一大批頭部鋰電企業,形成了年產值近千億元的鋰電全生命周期產業鏈,被譽為“華中鋰電之都”。
“此次服務團荊門之行,主要是幫助解決該市鋰電產業中的碳足跡、碳測量相關技術難題。”蒲長城介紹說,服務團將圍繞“鋰電池產品碳足跡出口合規性保障方法研究及應用”等重點產業鏈發展難題和重大產業共性技術問題,通過建立學會服務站、長期“蹲點”服務等形式,推動碳計量相關技術的研究與創新,將碳捕集、碳足跡、碳交易等方面的科技成果同具體產業融合、轉換及應用,開展問題難題研究,幫助企業提升能源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助力荊門鋰電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院士專家報告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際創新研究院碳中和國際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科學家閆勇,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涂熾,湖北省碳交易中心綠色貿易部經理李威,億緯鋰能ESG雙碳部總經理肖忠湘,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荊門分公司工程師梁吉,分別以《碳捕集、利用、封存鏈中的碳計量技術》《計量服務雙碳戰略》《碳市場進展及湖北省碳足跡實施路徑》《鋰電池出海的碳挑戰與應對》《雙碳目標下,長城汽車的創新與發展》為題,分享了各自在碳計量領域的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
會議期間,服務團還深入湖北億緯動力有限公司、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實地考察調研,了解企業在創新方面的技術需求,并召開座談會,現場聽取企業負責人的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