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大質量、大服務、大提升、大開放”新格局
廣西制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連續5年穩步提升
□ 甘孝雷
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管局(以下簡稱“廣西市場監管局”)秉持質量支撐引領、質量為民的理念,打造“大質量、大服務、大提升、大開放”新格局,服務廣西建設“一區兩地一園一通道”,成效顯著。廣西農產品合格率、食品安全評價性抽檢合格率均穩定在98%以上,制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連續5年穩步提升。
構筑質量強桂大格局。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高位推動質量強桂建設,在全國率先開展自治區黨委質量督察考核,構建了“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合、企業主責、社會參與”的大質量治理機制。印發《廣西貫徹落實〈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全國創新建立覆蓋9大類169項廣西質量強桂指標體系,為質量強國提供“廣西方案”。全區質量品牌強市強縣覆蓋率達到100%,柳州市、南寧市獲國務院推進質量強國建設工作成效突出地方督查激勵。
創新質量強桂大服務。廣西建成全域覆蓋70個縣(市)和116個自治區級以上工業園區的165個質量服務“一站式”平臺,為中國和東盟企業提供質量技術、質量管理、知識產權、融資增信等咨詢服務37.8萬余次,解決技術難題5600多個,創新開展“桂質貸”,為全國提供質量服務“廣西模式”。開展產業鏈質量提升行動,組織質量專家、服務分隊深入企業,開展質量品牌診斷、服務、提升活動,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860個,節約生產成本9800多萬元。形成質量基礎設施服務效能建設經驗,廣西市場監管局受邀在2024年“世界認可日”活動暨中國認證認可大會上作主題演講。
推進質量品牌大提升。廣西全面開展質量品牌“五強”行動,服務建設沿邊臨港產業園區。廣西是我國最大的糖料蔗種植省區,食糖產量占全國的60%左右。廣西市場監管局通過開展質量強鏈行動,解決糖產業鏈技術難題530余個,制修訂36個嚴于國標要求的地方標準、團體標準,確保廣西糖在產量、質量、效益上引領全國,廣西食糖產業鏈提升列入全國質量強鏈重點項目。該局推動新能源汽車、電池產業升級,實現產業鏈組團出海,其中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汽車2023年出口2.4萬臺套,同比增長165%,形成廣西輻射東盟的特色產業。
推動質量發展大開放。廣西服務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和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戰略腹地,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在市場監管總局的大力支持下,廣西市場監管局建設東盟國家標準化合作交流中心,成為唯一面向東盟的國家級標準制度型開放平臺。該局參與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與東盟國家互換電動汽車重點標準清單282項、轉化應用中國標準32項,推動廣西與越南、馬來西亞等8國建立交流合作機制,質量技術服務拓展到56個國家和地區。成功舉辦了3屆中國—東盟標準化合作論壇,向全球提供“中國質量”“中國標準”經驗。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質量合作,與香港標準及檢定中心(STC)共建國際互認檢測實驗室,實現306項檢測數據和結果互認,實現“一次檢測、一張證書、全球通行”。907家企業的1019款產品通過香港優質“正”印等高端認證,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新增效益455.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