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此之前,紅杉資本剛在6月份宣布中國和印度的2個團隊分別分拆獨立。此外,近期美國紅杉資本還有多位重要的合伙人紛紛宣布離職。曾經是全球風投風向標的VC機構內部風雨飄搖。
紅杉資本內部又有大調整
紅杉資本作為全球風險投資界的頂尖機構,在美國、中國等市場投資的知名案例數不勝數,包括谷歌、愛彼迎Airbnb、Instagram、字節跳動等,在全球市場擁有廣泛影響力。
據福布斯的報道,紅杉資本首席運營官蘇邁婭·巴爾巴萊(Sumaiya balbalale)證實,優化人員的決定影響了該公司人才團隊約三分之一的成員,他們負責為其投資組合中的初創企業提供招聘服務。在此之前,在該公司工作了12年、領導人才團隊的老將杰米·博特(Jaime Bott)已于4月離職。
今年以來紅杉資本內部風波不斷。本月就被曝出五位核心合伙人離職的消息,震驚了整個風投界,其中包括紅杉資本的傳奇投資人、在公司工作38年的邁克爾·莫里茨(Michael Moritz);紅杉資本的四位合伙人:邁克·弗納爾(Mike Vernal)、米歇爾·弗拉丁(Michelle Fradin)、凱斯·希姆杰(Kais Khimji)和丹尼爾·陳(Daniel Chen)也都將離開。
其中,丹尼爾和弗拉丁是該機構的加密貨幣知名投資者,自FTX在去年11月崩潰以來,他們是紅杉資本離職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專注于加密貨幣賽道的合伙人。市場猜測,或許該兩人離職與加密貨幣暴跌帶來的損失有關。
此前,紅杉資本宣布,在2024年3月31日前實現美歐、中國、印度/東南亞三大區域各自完全獨立,采用不同品牌運營。各自完全獨立后,紅杉美歐將繼續使用“Sequoia Capital”的品牌名,紅杉中國將繼續使用“紅杉”中文品牌名和采用新的英文品牌名“HongShan”,而紅杉印度/東南亞將啟用新品牌名“Peak XV Partners”。
自羅洛夫·博塔(Roelof Botha)去年從長期擔任紅杉資本執行合伙人的道格·利昂(Doug Leone)手中接過帥印以來,紅杉資本正經歷一段動蕩的變革時期。據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報道,今年3月,紅杉資本向有限合伙人提供了提前從其常青基金中撤資的機會。該基金于2021年底推出,目的是讓紅杉資本可以比傳統風投公司持有上市股票的時間更長。
全球VC迎來大洗牌
隨著美國紅杉資本的巨變,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也宣告了全球風險投資界的一次重大洗牌。今年早些時候,Y Combinator裁掉了17名員工,關閉了其后期創業基金。管理著千億美元規模的軟銀愿景基金也宣布進行新一輪的裁員。
由于全球經濟環境變化以及黑天鵝事件頻發,不同國家地區的風險投資面臨極大的挑戰。根據Preqin的數據,去年全球風險投資總額為5270億美元,比上一年下降37%,也為VC行業敲響警鐘。
一方面從控制成本的角度出發,縮減開支進行“節流”。另外一方面VC機構也在積極“開源”,將能募集到的錢盡量多的掌握在手里。不過現實并沒那么容易,募資難同樣存在于國際頂級風投機構。根據PitchBook顯示,老虎環球的新基金完成首關,規模近27億美元。不過,這只新基金的目標規模為60億美元,老虎基金努力了大半年卻只募集不到一半。
從退出角度來看也不樂觀。PitchBook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球風投支持的初創企業,通過公開上市或并購等方式“退出”的,其交易規模僅為970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614億美元相比下滑40%。
有機構預測,今年美國市場的“退出”交易規模可能僅略高于200億美元,為10年來的最低記錄,較最高記錄低近500億美元。美國VC機構投資人坦言,盡管公開市場今年已出現正回報,但對于許多風險投資支持的初創企業來說,上市并不是一個可行的選擇。
今年以來,一批海外VC機構掌門人不約而同地發出“今年我們將看到更多僵尸VC”的感嘆。他們普遍認為,由于利率上升、經濟衰退擔憂和創業公司估值的急劇下降,大量僵尸基金即將涌現。
“很多風險投資機構已經無法為下一只基金募集到資金。”全球最大種子輪機構之一、也是美國超級加速器Techstars的CEO Maelle Gavet今年上半年的警告:“未來幾年內,這個數字可能會達到VC機構總數的50%。”
不管是頭部機構還是中小型VC,都在面臨“募投管退”全周期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