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2022年農村消費環境及相關問題調查工作于2022年9月啟動,至11月結束。調查采用入村線下攔截訪問和掃碼網上填答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共選取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824個行政村,最終回收有效樣本量3670個。
從調查結果來看,受訪居民使用4G/5G移動網絡上網的比例達到78.5%,80.2%的受訪者對農村網絡信號質量給出了積極評價。在網絡信號高覆蓋的基礎上,農村居民也享受到了同樣便利的移動消費紅利。
數據顯示,45.5%的農村居民在線下購物時首選無現金支付,九成以上的農村商店、超市已基本支持手機掃碼支付。農村居民也同樣具有較為穩定的網絡消費習慣,每月有1-5次網上購物頻率的農村居民占比已接近四成。
調查顯示,農村消費環境目前仍面臨一些問題和障礙。一是城鄉居民的消費滿意度依然存在較大差距,農村老年消費者權益保障問題須重視。
二是農村快遞、物流配送體系建設短板較為突出,31.0%的受訪者認為所在地缺少電商服務點和快遞點,30.7%的受訪者則認為農村電商快遞配送慢是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是農村市場的假冒偽劣產品依然存在,商品質量有待提升,44.5%的消費者表示最近一年內曾在本村及附近的市場上買到過假冒偽劣產品、“三無”產品,食品類預包裝產品和部分煙酒、飲料產品問題相對集中。
四是農村消費供給有待豐富,29.7%的消費者表示農村實體店可購買的商品種類少,21.8%的消費者表示農村缺少像城市一樣的連鎖品牌商業設施,加上物流配送不便以及農民收入相對有限等因素,農村物價上漲、消費價格偏高的問題不容忽視。
五是農村市場的售后服務還有待規范,35.0%的農村消費者表示本地實體店不提供退貨、換貨等售后服務。調查發現,盡管多數農村消費者對網購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等相關法規政策有所了解,但實際運用的比例并不高,擔心售后維權的時間、費用成本較高是主要顧慮。
針對農村消費環境調查發現的主要問題,中消協建議,加快推進鄉村物流快遞配送體系建設,盡快補充農村快遞點位數量,細化農村快遞物流網絡,提高縣級層面快遞物流的配送效率;多角度發力豐富農村消費供給,加強商業資源調度配置并適當補貼;完善農村消費者維權支持網絡,建立健全服務農村基層的消費維權網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