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元收入的人占比不到10%,農民占比超過50%,所以擴大內需需要靠農民市民化。這是劉尚希政協委員的觀點建議。
擴大內需是什么意思?是指擴大某經濟體內部的需求。內需是指內部需求,包括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這是概念解釋。我想提醒某些專家和委員,內需必須是需求,將農民轉化為市民是需求嗎,是誰的需求?我們制定政策的時候一定不要本末倒置的人為制造需求。
將農民轉移到城市一直在進行中,這幾十年搞房地產不就是一直在將農民市民化嗎?現在市民化達到了一半,可是達到5000個稅標準的勞動人口還不到10%,這說明了什么?說明這些市民有一大半收入不到5000元,卻要還幾千的房貸,他們哪里有錢消費?如果再算上不勞動的人口,就更低了。
至于你們說的農民,超過5000元收入的恐怕更少,讓他們轉化為市民,除了讓他們以背上貸款的代價,支持了房地產商,拉動什么消費了?背上貸款后,以他們那點工資恐怕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能消費了吧。這是對擴大內需更大的傷害,提建議不要目光短淺。
我們應該清楚,現在留守老人、留守婦女以及留守兒童才是農村的主流,年輕人早就背井離鄉去打工了。先說老人吧,他們的錢都是養老錢,指望他們去買房根本不可能。他們也沒有必要去城里養老,成本太高。那些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就更沒必要買房了,自己都要背井離鄉,去城里買房看著玩嗎?不住都要交物業費啊!
拉動內需與其盯著農民的錢袋子,不如去看看那些有錢人,全國5%的有錢人的財富在95%以上,讓這些人去消費投資才是關鍵,指望窮人的5%財富撬動內需就是癡人說夢。
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消費不消費的問題,是貧富差距太大的問題,有錢人錢太多花不完,窮人沒錢花,有點錢又不多的又不敢花,結果錢都躺在在銀行睡大覺。
國家的政策方向應該放在怎么提高收入上,90%的勞動人口都沒資格繳個人稅是不是太夸張了,不是剛打贏脫貧攻堅戰嗎?這統計數據怎么來的?如果數據屬實,那沒人消費一點都不奇怪。
還有消費政策,美國為了刺激消費直接發錢,我們的刺激消費政策基本沒看到,下一步是不是重點放在消費政策上比較好?
來源:平頭觀察
擴大內需是什么意思?是指擴大某經濟體內部的需求。內需是指內部需求,包括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這是概念解釋。我想提醒某些專家和委員,內需必須是需求,將農民轉化為市民是需求嗎,是誰的需求?我們制定政策的時候一定不要本末倒置的人為制造需求。
將農民轉移到城市一直在進行中,這幾十年搞房地產不就是一直在將農民市民化嗎?現在市民化達到了一半,可是達到5000個稅標準的勞動人口還不到10%,這說明了什么?說明這些市民有一大半收入不到5000元,卻要還幾千的房貸,他們哪里有錢消費?如果再算上不勞動的人口,就更低了。
至于你們說的農民,超過5000元收入的恐怕更少,讓他們轉化為市民,除了讓他們以背上貸款的代價,支持了房地產商,拉動什么消費了?背上貸款后,以他們那點工資恐怕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能消費了吧。這是對擴大內需更大的傷害,提建議不要目光短淺。
我們應該清楚,現在留守老人、留守婦女以及留守兒童才是農村的主流,年輕人早就背井離鄉去打工了。先說老人吧,他們的錢都是養老錢,指望他們去買房根本不可能。他們也沒有必要去城里養老,成本太高。那些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就更沒必要買房了,自己都要背井離鄉,去城里買房看著玩嗎?不住都要交物業費啊!
拉動內需與其盯著農民的錢袋子,不如去看看那些有錢人,全國5%的有錢人的財富在95%以上,讓這些人去消費投資才是關鍵,指望窮人的5%財富撬動內需就是癡人說夢。
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消費不消費的問題,是貧富差距太大的問題,有錢人錢太多花不完,窮人沒錢花,有點錢又不多的又不敢花,結果錢都躺在在銀行睡大覺。
國家的政策方向應該放在怎么提高收入上,90%的勞動人口都沒資格繳個人稅是不是太夸張了,不是剛打贏脫貧攻堅戰嗎?這統計數據怎么來的?如果數據屬實,那沒人消費一點都不奇怪。
還有消費政策,美國為了刺激消費直接發錢,我們的刺激消費政策基本沒看到,下一步是不是重點放在消費政策上比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