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任 爽 光明日報見習記者 李 層
2月4日,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一周年之際,吉林省以視頻形式召開冰雪強省建設大會。會議對“吉林冰雪”發展作出新規劃,提出全要素全鏈條全領域做好“冰雪+”文章,提出了“到2025年初步建立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體系,建成世界知名冰雪旅游勝地;到2035年實現冰雪產業鏈供應鏈消費鏈價值鏈全面邁向中高端,建成寒地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的發展目標。
吉林處于世界冰雪黃金緯度帶,冰雪資源得天獨厚。近年來,吉林省全力變“冷”資源為“熱”產業,發布《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連續舉辦6屆的“雪博會”被北京冬奧組委列入“冬奧遺產”。
在一年前的北京冬奧會上,吉林健兒為祖國和家鄉贏得了榮譽,也為“吉林冰雪”發展注入新活力。在北京冬奧會后的首個雪季,冰雪文化、冰雪運動、冰雪旅游等“冰雪+”在吉林持續升溫。
2022年12月28日,隨著“萬尾鮮魚出玉門”的冰湖騰魚盛況再次呈現,第21屆查干湖冰雪漁獵文化旅游節如期而至。到今年2月3日,共有18.8萬游客參與到“冬捕嘉年華”“冰雪冬令營”等20項“查干湖冬捕+”系列活動中。
立春當日晚上10點,在永吉縣北大湖鎮南溝村張家大院,老板張兆勝剛剛將最后一批客人從北大湖滑雪場接回自家民宿。“要是沒有滑雪場,我們這小山溝兒哪有這么熱鬧!”張兆勝說。
與南溝村毗鄰的北大湖冰雪旅游示范區不僅是競技型雪場,也是度假勝地。如今,北大湖的接待能力突破150萬人次,帶動周邊村鎮4000人就業,已成為亞洲規模最大的滑雪度假區,將“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化作火熱實踐。
春節假期,吉林共接待國內游客1154.67萬人次,同比增長23.61%;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11.78億元,同比增長33.31%。
雪場熱、生產忙、冰雪旅游成時尚是吉林雪季的真實映射。這個雪季,吉林省遼源市多家服裝企業累計銷售滑雪服超兩萬套、滑雪防護手套4000副;遼源市汽車改裝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滑雪板打蠟車也已投入使用;吉林市規劃建設的冰雪裝備產業園區吸引了一批冰雪裝備制造企業簽約……
未來,吉林冰雪發展之路清晰可見:突出抓好冰雪旅游、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4個核心領域,構建更有機協調的“4+X”冰雪全產業鏈體系,實施“冰雪+”跨界融合發展。同時,構建中國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試驗區,鼓勵冰雪企業、行業組織等跨區域合作;積極推進“冰雪絲路”融入“一帶一路”,探索建立國際冰雪科技合作園,拓展“國際冰雪朋友圈”。
《光明日報》( 2023年02月07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