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踔厲奮發正當時。
1月29日,農歷新春后的第二個工作日,梅州興寧市舉行工業項目集中動工、投產活動。32個工業項目投資總額超80億元,達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100億元。
開年即開工,錄入活動中的32個項目中有29個是制造業項目,呈現出來的是以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導向。
廣東恒兆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工人正在緊張工作中。
開工即奔跑,聚焦醫療器械、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重點產業招商、創新、發展,興寧把項目建設作為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讓項目早竣工、早投產、早達效。
開跑即沖刺,以“重振工業發展雄風”為目標,興寧堅持樹牢發展思維、產出思維,以更加務實的發展舉措,奮起直追,競標爭先,全情參與蘇區融灣先行區建設。
大招商招大商
“保姆式服務”助企早投產早達效
“3、2、1,啟動!”興寧市工業項目集中動工、投產活動現場,梅州、興寧兩級主要領導合力推桿,為興寧市新一年的工業發展鼓與呼。
活動中動工投產的32個工業項目,涵蓋醫療器械、裝備制造、食品工業、電子信息、現代輕工紡織、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計劃總投資額80.8億元,達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100億元、年稅收5億元。
興寧32個工業項目集中動工投產。
“紅禾朗選擇在興寧投資,不僅看中這里雄厚的工業基礎、潛在的市場空間和良好的投資環境,更看中梅州、興寧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的信心決心和先行區建設的巨大政策紅利。”活動上,廣東紅禾朗電工有限公司董事長蘇啟紅表示,興寧市領導多次與公司對接洽談,現場解決項目落戶、生產等問題,為企業提供了保姆式全周期服務。“在興寧投資很開心、舒心、放心。”
同樣看中興寧良好投資環境的還有廣東恒兆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董事長黃文說,公司有擴大規模的計劃,在橫向對比了多座城市后,選擇了投資環境更為優異的興寧市。“落戶的優惠政策非常吸引企業”。
從去年8月26日興寧招商團隊上門洽談,到同年9月1日企業前往興寧看工廠、進場裝修,再到11月試投產,兩個多月的時間,廣東恒兆科技有限公司便完成了進駐投產。
“每一個時間點我都記得很清楚,因為興寧市委、市政府行動迅速,遇到問題立即答復、解決,真正地為企業服務、著想。”黃文說,去年試產2個月,公司實現產值上千萬,產品出口到日本及歐美地區。
圍繞“大招商招大商”的目標指向,興寧市堅持用戶思維,用心用情服務企業。
一直以來,興寧市以優質的服務和平臺主動求變,及早謀劃,補齊區位、交通等發展短板,突出鄉賢、勞動力等資源優勢,著力引進一批投資強度大、帶動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的旗艦型、基地型、龍頭型企業,形成引進一個、帶來一批的聯動效應。
引得進,還要服務好。興寧市將企業事當作“自家事”,對每個引入項目,按照“五個一”要求(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專班、一套方案、一張清單),從洽談、簽約、審批到落地、開工、投產,為項目提供全周期“保姆式”服務保障。
特別是在解決企業用地、用工、融資等堵點難點問題上,興寧各級相關部門用心辦用力辦,讓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讓企業家無事不受擾、辦事不求人,專心創業、放心投資、安心經營。
活動中,興寧市委書記宋才華說,興寧將繼續聚焦以商招商、以鏈招商、以情招商、以僑招商,不斷吸聚“打糧食”的大項目好項目。
元宵后,興寧將由主要領導帶隊,奔赴上海、深圳、廣州等地,對接春節期間與回鄉企業家洽談達成的意向項目,力爭成功引進、早日落地,以招商引資的大力度跑出實體經濟發展的“高速度”。
以實體經濟為本
把資源要素集中在“打糧食”項目上
興寧市工業基礎雄厚,曾有“廣東工業十強縣”的美譽。兔年春節后的首項任務聚焦工業項目集中動工、投產,向外界傳達出的是興寧市“重振工業雄風”的信心和決心。
此次動工投產的32個工業項目中,有29個是制造業項目,彰顯出興寧市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的發展導向。
“作為一名外地人,我對興寧也十分了解。這里工業基礎雄厚,制造業特別是裝備制造業發達。”蘇啟紅說,紅禾朗將以“不待揚鞭自奮蹄”的精氣神,拼搏創新、誠信守法,助力興寧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紅禾朗(興寧)電工有限公司的項目為全產業鏈項目,項目建成達產后,預計年產值約10億元。
蘇啟紅介紹,公司計劃在興寧完成每月9000萬單品、每年10億單品產值的規模產能。“我們將進一步向行業排名靠前競爭,爭取成為興寧第一納稅大戶。相信在梅州、興寧兩級市委、市政府的指導和幫助下,公司競爭力將進一步提升。”紅禾朗計劃2023年啟動股改、2027年上市,“目標是打造具有國家乃至世界水準的行業‘小巨人’。”
一直以來,興寧在高端數控機床、高端漆包線、泵閥、電梯配件的精密鑄造、汽車配件、智能家電、新能源汽車等方面有較好基礎,是興寧市制造業的核心組成部分。
廣東海思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數名工人在進行數控機床的組裝和調控等工作。
該公司從廣州轉移至興寧,公司集數控機床、工業自動化及精密機械加工模具機械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等于一體。
“2022年公司實現產值1億元,稅收200萬元。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廣東海思智能裝備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動工建設的是公司數控機床二期項目,項目投資額1.5億元。“一、二期項目建成達產后,預計年產值可達4億元,預計年稅收可達1500萬元。”
筆者梳理發現,此次動工投產的項目中,有一半以上與裝備制造產業相關。興寧市工業園管委會主任馬志源介紹,接下來,工業園將利用現有的裝備制造業基礎,提升企業智能化、數字化制造水平,充分發揮本土企業協同效應,加強企業間合作交流,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
此次動工投產的項目中,也有不少與新能源產業相關的項目,廣東恒兆科技有限公司在興寧投產的永磁動力智慧路燈及低溫儲能移動電源制造項目,便是其中之一。
項目計劃總投資約3億元,達產后,預計年產5萬盞永磁動力智慧路燈及5萬臺低溫儲能移動電源,年產值約5億元,年稅收約1500萬元。
“接下來我們計劃與上游鏈條企業聯系,引進興寧,共同發展。”黃文說,此外,廣東恒兆科技有限公司也將繼續擴大在興寧的發展規模。
以此次活動為契機,興寧市進一步“從過日子思維”轉向“發展思維”,從“投入思維”轉向“產出思維”,把資源要素優先集中到“打糧食”項目上,筑牢實體經濟發展根基。
“進一步動員興寧全市上下踔厲奮發,持續掀起大抓產業、大抓平臺、大抓項目的熱潮,‘加油動起來、加勁干起來’,為興寧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激發新活力。”宋才華說。
園區平臺集聚成勢
瞄準醫療器械產業靶向發力
“發展醫療器械未來可期!藍韻集團將不辜負梅州、興寧兩級市委、市政府和家鄉父老鄉親的厚望,奮躍而上、競展風流,努力為家鄉高質量發展貢獻藍韻力量!”當日活動中,廣東興寧藍韻智能醫療創新產業園一期項目正式培土動工。
該公司董事長張力華介紹,藍韻集團計劃把4條以上產線產能轉移到興寧,并在興寧建立與國內外科學家、高端研發人才的合資公司,進行世界級的產品開發和產業化轉移。
廣州天河(興寧)產業轉移工業園完善的配套設施,為企業落戶提供便利。
“我們力爭5—8年內在興寧培育兩家上市公司,150多款產品在興寧獲批生產。”張力華說,將帶頭建立興寧醫療器械行業協會,爭取把更多上下游產業帶回興寧。“相信有梅州、興寧兩級的全力支持,有省藥監局的幫扶指導,藍韻智能醫療創新產業園,有信心在8—10年內產值達百億。”
國家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推進、民眾消費能力增加以及對生活質量的日益重視,醫療器械行業逐漸受到關注,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國家和省支持醫療器械產業發展的措施相繼出臺,產業迎來發展“風口”。
瞄準醫療器械產業的“風口”,興寧市科學布局、精準落子,不斷推動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為蘇區振興注入新活力。
位于廣州天河(興寧)產業轉移工業園的興寧醫療器械產業園為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與興寧市政府共建園。
產業園總投資50億元,占地面積約800畝,總建筑面積約120萬平方米。產業園規劃建設研發中心、生產制造中心、倉儲物流中心、產業服務中心、生活配套區等。前期依托已經建成的興寧·天河創新產業園,滿足先行進駐企業需求。
作為早期入駐興寧醫療器械產業園的企業之一,辰浩醫療科技(廣東)有限公司于2022年10月份正式搬入新產房,逐步擴大生產規模。
“搬進新產房后,我們新招聘了40多名員工,現在有200多名員工。”辰浩醫療負責人梅文杰介紹,公司目前血壓計、額溫槍、助聽器年產量分別可達96萬臺、72萬臺、10萬臺。“集中動工的是二期項目,達產后年產值可突破5億元,提供500個就業崗位。”
梅文杰介紹,入駐廣州天河(興寧)產業轉移工業園2年多時間來,該公司屢屢創造“興寧速度”。
2020年4月,辰浩醫療從洽談到簽約落地整個流程,只花了5天時間;該企業生產的臂式電子血壓計檢驗報告,通過綠色通道將獲取時間壓縮到了2個月,加快取得了生產許可證……
在省藥監局的支持下,落戶興寧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在注冊檢驗、技術審評、行政許可等環節可享受綠色通道服務,實行優先受理、優先檢驗檢測、優先審評審批,縮短辦理時間。
目前,興寧醫療器械產業園已引進醫學影像、透析機龍頭企業——深圳藍韻醫療,擬打造成興寧醫療器械產業第一家上市公司;辰浩醫療首期廠房已建成投入使用;廣州科倫、深圳作為等20多家醫療器械企業意向落戶興寧園區。
“接下來,興寧市將按照梅州市工作部署,搶抓梅州建設贛閩粵原中央蘇區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振興發展先行區、省工信廳及廣東聯通、廣東粵??毓杉瘓F等對口支援興寧和省藥監局對口幫扶葉塘鎮的有利契機,做大做強醫療器械產業園,努力將醫療器械產業打造成興寧實體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宋才華說。
廣東熱導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一期項目投產。圖為該公司生產一線。
■一線實踐
優化營商環境
打通服務企業“快車道”
2022年8月,辰浩醫療科技(廣東)有限公司設計的臂式電子血壓計(型號為CH-B607和CH-B606),通過綠色通道,經過廣東省醫療器械監督檢驗監測所優先注冊檢測和廣東省藥監局審評認證中心優先技術審評,快速獲得產品注冊證書。
該公司于2022年3月份提交產品注冊申請,7月底補充完善做好各項資料后于8月2日通過系統上傳申報,8月5日即通過系統審核拿到了注冊證。
辰浩醫療成為興寧市人民政府與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共同推進建設興寧市醫療器械產業園的第一個受益企業,也是興寧市以好的營商環境,為企業辦實事、辦好事的典型案例。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是一個地方軟實力的重要標志。
興寧市委、市政府始終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主動對標最好最優最強,推出更多暖企惠企實招硬招,打造零投訴機關、無信訪單位,讓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讓企業家專心創業、放心投資、安心經營。
通過出臺優化營商環境扶持企業發展措施、搭建政銀溝通合作平臺,興寧市深入實施“鄉賢回鄉投資興業工程”。
同時,興寧市積極建立正向激勵機制。制定項目落地進度獎、固定建筑建設獎、達產鼓勵獎等正向激勵政策11條,以政策引導,全鏈條加速推進項目落戶、開工、建設,切實提高招商引資實效。
在服務企業方面,興寧市牢固樹立為企業服務是“自家事”的理念,對每個引入項目,按照“五個一”要求(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專班、一套方案、一張清單),從洽談、簽約、審批到落地、開工、投產,為項目提供全周期“保姆式”服務保障,切實解決用地、用工、融資等企業關心的生產、生活問題,確保項目“引得進、落得下、投得快、發展好”。
減環節、縮時間、降成本、優服務……一個個落地有聲的舉措,一項項實實在在的變化,滋潤著興寧營商環境的沃土,讓更多企業和群眾享受由此釋放的更多紅利。
原標題:
32個工業項目集中動工、投產
梅州興寧:堅持產業為要 賦能高質量發展
【來源】南方日報
【文字】張柳青 鐘思婷
【圖片】劉海陽 練思紅 林東
【作者】 張柳青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