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節目中,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2023年最大機遇在于扎根實體經濟,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的高度融合。阿里巴巴發展最大的信心在于公司與國家社會發展目標的同頻共振、高度一致。
央視《對話》欄目2023年重磅新年特輯,訪談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
對于正徐徐展開的2023年,張勇認為這一年的關鍵詞是“進”——阿里要往前進,整個社會要往前進。無論是跨過疫情,還是扎根國內大市場,奮進國際大市場,社會要進步,國家要發展,都要往前進。“這是阿里最大的愿望,也是大家共同的愿望。”
如何“進”?張勇認為,隨著企業運營與社會生活全方位走向數字化、智能化,2023年最大的機遇是扎根實體經濟,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的高度融合。
疫情三年,中國的數字化進程按下快進鍵。張勇認為,扎根實體經濟,推動數實融合,這不僅僅是三年里阿里巴巴應對疫情的鑰匙,也是未來阿里巴巴乃至社會進一步發展的關鍵所在。
當被問及此時阿里巴巴正在忙什么,張勇回答,近期,阿里正在利用數字平臺力量,盡力保障后疫情時代社會需要,尤其是健康醫療物資供給,支持社會平穩渡過疫情高峰。
年關將近,鄉村醫療保障成為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后的關注焦點。1月7日,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捐贈1.25億元采購緊缺醫療物資,為全國60多萬個村衛生室每個配備2臺血氧儀,基本覆蓋全國農村。12月31日,阿里巴巴發起“助力鄉村疫情防控”專項行動,為全國農村地區和返鄉人群提供免費新冠問診服務,支持基層醫生培訓。
節目中,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2023年最大機遇在于扎根實體經濟,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的高度融合。
疫情終將過去。渡過疫情高峰后,阿里的重心也將回到自身價值的進一步鍛造上。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支持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張勇說,這是希望,也是囑托。雖任重道遠,也是阿里巴巴職責所在。
當前,阿里行業生態內有近千萬商家,其中多數是中小微企業,很多還來自欠發達地區;2021年,全國832個脫貧縣在阿里平臺交易額達到1281億元;阿里云目前為400萬客戶提供服務,超過一半的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使用釘釘平臺協同工作;根據第三方統計,阿里巴巴直接間接帶動的就業已達6000萬……
“阿里自身發展最大的信心和底氣,來自于阿里的發展目標和國家社會的發展目標是高度的同頻共振,高度一致。”張勇說道,“這是我們阿里一直在做的事情,也是我們未來要努力更好地去做的事情。”
冬去春來,此次受訪的中國領軍民營企業家,一同看到了中國2023年經濟發展的信心與力量。
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表示,在新舊動能轉換中蓄勢待發,2023年,中國的經濟一定會越來越好。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認為,中國經濟很快就能復蘇,而且可能還會經歷比較高速發展階段。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曹德旺說,2023年的信心來自于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責任感。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認為,2023年的信心,來自于中國經濟極強的韌性和中國老百姓艱苦奮斗的精神,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