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四季度國內豬價一反常態,呈現持續下跌走勢,12月已跌至養殖成本線以下。生豬供應增多以及需求“旺季不旺”均對豬價產生利空影響。1月初豬價處于低位,雖有春節備貨支撐,但市場乏力,豬價上漲動力不足。
1.四季度國內豬價快速下跌
四季度國內豬價先漲后跌,且10月下旬至12月降幅明顯。據卓創資訊統計,10月19日全國瘦肉型生豬交易均價為28.62元/公斤,創四季度最高點,同時也是年內峰值。截止到2023年1月5日,全國生豬交易均價14.63元/公斤,較四季度高點降幅48.89%,尤其是12月份豬價降幅尤為明顯,月內累計降幅達24.91%,其中廣東等銷區降幅要高于遼寧等產區。生豬價格持續下滑,主要原因是供應充足,需求疲軟,市場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
1
2. 養殖場出欄量增加,散戶出欄積極性較高
四季度養殖場出欄量持續提升。根據卓創資訊樣本數據監測,2022年11月份生豬出欄量865.51萬頭,環比增加12.62%;同時根據養殖企業出欄計劃推算12月份生豬出欄量達942.46萬頭,環比上月增加8.89% ,較10月份增加22.63%。10月中下旬后豬價快速回落,養殖單位出欄速度加快,尤其是12月份,部分養殖企業沖刺年度銷售計劃,減重增量,出欄量加大。根據卓創資訊調研12月份養殖企業出欄計劃完成率多數超過100%。
同時由于三季度豬價漲至年內相對高位,部分散戶看漲四季度行情,二次育肥戶增多。根據卓創資訊調研,7-9月份二次育肥戶比例占出欄量的20%-30%,局部地區高達40%。二次育肥戶多數選擇11-12月份腌臘、灌腸高峰期出欄。隨著四季度豬價深跌,二次育肥戶出欄積極性提升明顯,“賣跌不賣漲”體現得尤為明顯,從而進一步增加市場供應量。
2
3.需求提振不及預期,呈現“旺季不旺”特點
根據卓創資訊數據監測,截止到2023年1月5日,全國重點生豬屠宰企業開工率為34.31%,環比上月增加4.98個百分點,同比提升3.03個百分點。首先,因2022年11月氣溫同比偏高,腌臘、灌腸操作開啟時間較晚,屠宰企業宰量提升較為緩慢,開工率低位;其次,多數地區因物流不暢、到崗工人不足等原因,下游屠宰企業人力不足,終端消費場景缺失,消費力度降幅明顯,腌臘、灌腸需求不及預期,導致10-11月份開工率處于相對低位,僅冬至過后隨著到崗工人增多,居民消費信心提振,下游屠宰企業訂單量逐步增加,開工率提升較為明顯。整體來看,四季度需求呈現“旺季不旺”特點,進一步拖累豬價持續走低。
3
4.1月豬價或先漲后降,均價仍處相對低位
從供應端來看,1月份正值春節放假前后,養殖端有7-10天停售狀態,因此日均銷售壓力仍不減,月初部分養殖場出欄量環比增加。同時散戶仍存有部分年豬待春節前出售,因此中上旬出欄量仍或較為充足,下旬正值春節期間,交投寡淡。
從需求端來看,上旬處于春節前備貨期,隨著消費信心的提升以及灌腸消費旺季的后移,1月份下游白條訂單或增幅明顯,屠宰企業宰量提升加速,開工率或增幅較大,一定程度支撐豬價上漲。隨著備貨期結束,需求進入平淡期,下旬豬價下跌的概率較大。
綜上所述,1月國內生豬市場處于供需雙增局面,但需求增幅或不及供應增幅,因此生豬均價或低于12月,但需求增幅或帶動上旬豬價小幅反彈,月內豬價將是先強后弱走勢。
本文源自:卓創資訊
作者:李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