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八一村永慶竹木業開發有限公司車間
近年來,永安市緊抓農業產業融合發展有利契機,著力打造三明市唯一的閩臺農業融合發展產業園——永安閩臺農業融合發展(林竹)產業園,搭平臺、抓項目、優服務,做大做強做優竹產業經濟,積極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硅竹”產業體系,點燃鄉村振興農業融合發展“新引擎”。
搭平臺,打造園區新樣板
永安閩臺農業融合發展(林竹)產業園地處永安市小陶鎮,于2020年2月開工建設。該園區突出以現代竹業加工為重點,支持以竹板材、竹制品加工為主的閩臺合作項目。產業園創新引進臺灣先進竹業加工技術,著力打造集“竹原材料、竹板材、竹制半成品、竹制成品等加工,以及炭氣一體化、污水處理”于一體的竹產業科技孵化示范園,成為了福建省9個閩臺園區之一,也是福建省唯一以“林竹”為主產業的現代化綠色生態園區。
近年來,永安市積極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搶抓閩臺合作機遇,以建設閩臺融合新高地為目標,形成了以小陶鎮長坂工業園區為核心的規劃布局。截至目前,產業園已成功對接竹產品3D打印研發與制造項目、竹葉黃酮生物提取項目、竹制家居系列產品開發項目、竹刨切裝飾貼面新型材料開發項目、全竹資源理化綜合利用項目……一批批高活性氧化鈣、高分散性硅材料智能研發、竹復合異形材料研發項目的陸續成功對接,有力推動了閩臺農業高質量融合發展。
圖為永安閩臺農業融合發展(林竹)產業園
永安市小陶鎮黨委副書記童長輝表示,將借助省級經濟發達鎮的政策優勢,通過閩臺園區這一平臺優勢,以“畝產論英雄”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為工業高質量發展搭建好“標準賽道” 。
如今,走進閩臺園區,整體建設已初具雛形,園區道路一期工程已完工并通過驗收;道路綠化提升改造、排灌設施及擋土壩等配套設施,已完成設計和預算;園區工業污水處理廠站及管網建設工程環評、排污口論證等,已完成招投標工作……園區各項配套基礎設施緊鑼密鼓推進中,為園區企業生產提供了“無限續航”動力,讓企業家們對打造“縣域副中心”的小城鎮充滿信心。
招項目,構建完整產業鏈
產業園致力于營商環境優化,引鳳來棲,加快產業集聚,引進了多家臺資企業,為閩臺融合發展注入了新動能,形成互促共進、互利互贏的良好局面。
農業方面,該鎮與臺資企業合作開發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園項目和智能化生豬養殖,大力實施“豬—沼—菜(果)”種養結合循環農業發展項目。先后引進永安天賜蕓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永安市聚通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永安市興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農業臺資企業。
文化方面,該鎮主動對接中華農本傳奇協會,成功引進了永安市農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同時,加強與三明市東杺家政服務有限公司合作,注冊成立“福建寧洋東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展家政、電商培訓等業務。
如今,在閩臺園區,從竹制品初加工到精致竹工藝品生產,完整產業鏈已經形成,園區效益逐步顯現,為產業的轉型升級增添了新動力。
優服務,打造營商軟環境
“永安務實高效的創業投資環境,堅定了我回鄉創業的決心。我們通過閩臺園區,與臺商對接引進了臺資150萬元。小陶鎮去年幫忙我們獲得了閩臺園區財政獎補資金100萬元,今年又熱心幫忙我們繼續申請二期擴建工程獎補資金。”永安天賜蕓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劉維明對永安創業投資環境十分滿意,對企業未來發展信心滿滿。
永安天賜蕓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永安市小陶鎮“以商招商、鄉賢招商、產業鏈招商”多管齊下的一個生動例子。今年2月,總投資1.85億的天賜蕓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基地正式開工,一期項目已超前建成投產,年銷售收入達5000萬元。
近年來,小陶鎮爭創鎮域經濟發展排頭兵,主動作為、乘勢而上。全鎮上下牢固樹立“企業無小事”觀念,創新賦能各個職能部門“說了算、定了干、馬上辦”,著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全力支持企業生產經營。
小陶鎮鎮長吳雅婷表示,到2025年,園區預計可引進億元產值以上閩臺竹企業5家、孵化創新型竹企業3家,實現園區產值達到100億元以上。通過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將帶動園區內企業新增當地人口就業3000人以上。
未來,永安市將充分發揮產業園示范引領作用,著力打造竹林康養基地、全竹房車營地,建立閩臺文創基地,為全面打造鄉村產業振興構筑新引擎,帶動兩岸產業融合發展,推進產業鏈、價值鏈“雙提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