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午后的湟中區田家寨鎮拉尕村,太陽暖洋洋的,脫貧戶、黨員金玉安和愛人正忙著收拾新家。“以前我們住的土坯房,條件差,現在日子好多了——我每年趁著農閑外出務工,守水庫、看工地,組織人員外出務工,除了政策性收入外每年工資收入能達到3萬元至5萬元,在城區買了房,村子院落也裝修一新……”
金玉安家的變化只是拉尕村精準扶貧、穩定脫貧、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村在省、市、區、鎮黨委的關心關懷和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的大力幫扶帶動下,村居環境大大改善,村民的幸福指數明顯提升。
錢袋子更鼓了
談起村上的變化,拉尕村黨支部書記劉啟君頗有感觸,“我們村有3個種養殖合作社,作為黨支部書記和村干部,我本人也經營著一個種植合作社,經營兩個蔬菜大棚,通過合作社把蔬菜、燕麥、飼草銷往其他鄉鎮村和西寧市周邊需要的地方,各合作社還采取支付地租和向務工農戶發放工資等形式帶動村民共同發展。”
2021年至2022年,全村以光伏收益為主,村集體年收入3萬元,千紫緣入股分紅和特色種植業分紅每年5萬余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3萬元。同時,全體村民通過外出務工和種植燕麥、小麥、馬鈴薯、油菜為主要經濟來源。
村民更幸福了
“我年紀大了,媳婦早亡,孩子在外地定居了,平時靠在林地里捕鼠、閑了上山挖點草藥,每月能掙個1000元至2000元,每月還有政策性收入2950元、轉移性收入595元,現在日子過得舒心著呢!”說起現在的幸福生活,70歲的脫貧戶李生玉豎起了大拇指。
新一屆駐村工作隊到任后,深入開展入戶調查,認真排查情況,對脫貧戶、困難戶進行動態監測,鞏固“兩不愁三保障”取得成效,堅決杜絕返貧情況發生。建立監測幫扶臺賬,主動對接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制定脫貧戶、低保戶結對幫扶制度,確保一對一幫扶措施的有效實施。繼續實施好雨露計劃、入股分紅、低保等有關政策,成效良好。
鄉風變好了
過去的拉尕村,過年的時候有人打牌賭博,有人酗酒鬧事,每年都有幾起鄰里糾紛事件,現在這種情況再也看不見了。
“駐村工作隊幫著修訂了《一約四會》規章制度,大力倡導移風易俗,現在村里面打牌賭博的少了、喝酒鬧事的少了,婚喪嫁娶和升學宴都能做到簡辦、緩辦,精神面貌得到了全面改觀。”村會計汪永梅介紹說。
不僅如此,汪永梅還說:“從前我們村有秦腔迷糊戲,后來由迷糊戲逐漸演變為樂器演奏和秧歌等,但沒有很好地傳承。在聯點幫扶單位的幫助下,我們購置了樂器、演出服裝,市上聯點單位還幫我們建起了老年活動室、農村書屋、婦女兒童之家,端午、中秋、重陽等節日組織村民開展喜聞樂見的活動,不斷豐富著群眾文化生活。去年開始我們還積極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據介紹,在定點幫扶單位市委宣傳部幫扶下,年初,又維修道路5公里,并全部鋪設為柏油路。此外,通過文化智力幫扶,幫助拉尕村積極申報區級、市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項目資金可達10余萬元,正在積極協調3萬元資金用于修繕村委會廣場。今年開始,市委網信辦也列為拉尕村的聯點幫扶單位,共計投入資金4萬元。
【來源:青海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