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陶廠“變身”網紅打卡點 清華大學—榮縣鄉村振興工作站“上新”
川觀新聞記者 秦勇 文/圖
8月9日,清華大學—榮縣鄉村振興工作站項目入駐發布會在榮縣舉行。
記者從會上獲悉,清華大學—榮縣鄉村振興工作站位于榮縣鐵廠鎮五四陶廠,總占地面積約145畝,工作站主要對五四陶廠老廠房進行工藝化改造,項目設計充分利用新的空間使用模式,保留大桁架空間布局,采用拱殼結構,讓整個項目煥發出現代化元素特征的同時保有工業建筑的生命力,改建的這處工業建筑將成為榮縣新的網紅打卡點。
發布會現場
據介紹,整個工作站分三期建設,規劃布局文化創意、展覽展銷、教育培訓、制陶體驗、工坊制作、特色餐飲、周邊民宿7大產業形態空間布局,一期布局高校學生短期實踐、校地合作平臺、村民活動中心、技能培訓中心、繼續教育學院遠程教育站點等功能區,預計今年10月份建成投用;二期布局土陶博物館、陶藝體驗館,土陶工藝大師室等功能區域;三期主要對周邊農房進行統一民俗化改造,打造成有資源、有產業、有文化,市場前景好、盈利空間大、輻射帶動強的“流量”網紅打卡點。
榮縣被譽為“中國(西部)陶都”,縣內擁有媲美宜興陶泥的黏土礦4億噸。制陶工藝傳承千年,是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陶制品具有致密度高、透氣性好、耐腐蝕、耐久藏的特點,被贊為“會呼吸的陶”。
去年9月,清華大學—榮縣鄉村振興工作站揭牌成立。榮縣縣委副書記胡偉峰表示,為更好地傳承工業文明,助力鄉村振興,榮縣變廢為寶、騰籠換鳥,向清華大學“借智借腦”,在原五四陶廠舊址上改建清華大學—榮縣鄉村振興工作站,傳承千年土陶技藝,將陶文化嵌于鄉村振興中傳承發揚,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下一步,榮縣將以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的建設為契機,打造川南民居風貌設計和建設遠程教育平臺,開發文創陶產品,推進全域文旅融合、茶旅融合,研發新型陶瓷,延伸“富鍶鹽”產業鏈,合作開發“富鍶水”等,開展全方位校地合作,推動榮縣陶鹽茶旅特色產業轉型發展。